3、
前一天下午,所里突然接到缘来宾馆的报案,说是一个女的死在了客房。
赶过去一看,已经死了将近 5 小时,没有任何外伤,法医回去一查,安眠药过量。
问酒店要监控,老板却说没有。
结果警队在环境检测的时候,在浴室换气扇附近发现了一个针孔摄像头。
这才看到了刚才那一幕。
更巧的是,也只有刚才那一幕。
等女人披着浴巾尖叫着跑出去之后,画面突然变成了雪花点。
而警队在手印和“救命”两个字检验时,却没有提取出任何指纹。
周亿指着嚼了一嘴槟榔黑牙的老板,“行啊,偷拍?”
老板摆摆手,“不是我啊,我开店我能干这事?”
因为确实见过有房客偷偷安装针孔摄像头,旅店不知情的情况,没有任何指纹证据指向老板,我们只能把他放了。
该女子入住的时候,是早上 10 点多,保洁还没有打扫完卫生,她坚持要立刻住进去,并且与保洁吵了起来。
保洁争不过,没打扫完就让她入住了。
调查之后,周亿发现这名死者患有癫痫,还有重度抑郁,包里放着几张诊断证明和巴比妥类药物的处方。
她吃这个药,不是用来助眠,而是治疗癫痫的。
晚上,在受了那般惊吓之后,可能情绪波动较大,服用了过量的药物,导致中枢神经抑制,呼吸衰竭而亡。
证据链非常完整。
案件定性为自杀。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初看是充满悬疑的鬼故事风格,以警察讲述疑案展开,通过一系列看似诡异的案件细节,如浴室玻璃上的 “救命” 字样、死者奇怪的死状等,成功营造出阴森恐怖的氛围,吸引读者不断探究真相。随着情节推进,保洁齐淑兰的可疑之处逐渐显露,故事在人物的口供和调查的反复中愈发曲折。然而,结尾却来了个大反转,从鬼故事的氛围一下转到现实犯罪背后的无奈与悲哀。整体而言,故事巧妙地将悬疑、惊悚元素与家庭伦理、社会现实等因素融合在一起,情节跌宕起伏,让人在感受惊悚刺激的同时,也不禁对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和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陷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