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国内安乐死的案例太少。
无一例外,曾经的几起安乐死案件,协助人统统被判刑。
我也难逃法网了吧?
赵学成,一个艾滋病患者,一个吸毒者,生命到了极限。
他一位即将死亡的人,我干嘛蹚这浑水?
我后悔答应他的请求,协助他安乐死。
在公安机关、检察院的审讯中,我强调这是赵学成的主意,自己一个实习生,是被无辜牵连的。我即将毕业,如果被审判,一生完蛋了。
公安机关、检察院皆以法律明文禁止为由,坚决立案,没有撤诉。
我站在了法庭被告席位。
公诉人慷慨激昂地宣读我的罪状。
公益辩护律师应付性答辩。
庭审现场,没有激烈的对战,只有公诉人火力全开的进攻,陈述我协助赵学成安乐死是违法犯罪。
我积极参与患者的安乐死,属于故意杀人。
审判长当庭宣判:死刑。
“现在闭庭。”审判长宣布结束庭审。
我茫然地望望四周。
法律援助中心委派的律师,他信誓旦旦地保证,能让我免遭追责。
而此刻,审判长宣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我咬紧牙齿,双脚用力摩擦地面。
特么的!什么律师,他都没有为我辩护几句话。
一个十足的混吃等死的律师。
一团火呼呼烧着我的心。
我想挣脱束缚,冲出小栅栏,用银色手铐砰砰地砸援助律师那光亮的脑门。
这一天,网络上掀起更大的舆论风波。
网友的谈论,从国内的安乐死是否合法,变成了安乐死涉嫌故意杀人罪。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悬疑故事为引子,逐步展开了一个复杂的法律、道德和复仇故事。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反转和悬疑元素,让读者始终保持对故事的好奇和紧张。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主人公贾博文的形象尤为突出。他既有着善良的一面,也有着为了正义而愿意冒险的一面。他的复仇之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但最终成功将凶手绳之以法。故事中的法律与道德冲突是故事的核心。主人公贾博文为了正义而协助安乐死,引发了一系列法律和道德上的争议。这种冲突让故事更加引人深思。故事的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欲罢不能。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紧张的情节,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悬疑和紧张的氛围中。总的来说,这个故事是一部充满悬疑、反转和道德思考的作品,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