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劫:神童好友的复仇之咒(3)

怪谈记
故事讲述了两名好友相仲和季茗之间的爱恨情仇。相仲因嫉妒好友季茗的才华,利用空颜斋老板顾辞的法术抹去了季茗十年的记忆,导致季茗心智回到五岁。然而,季茗最终在相仲的愧疚和悔恨中,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故事揭示了嫉妒和自私的恶果,以及友情与背叛的复杂情感。

{三}

秋闱的时间一点点逼近,季茗这样子显然是要与之无缘了。而令周围邻里惊讶的是,相仲竟也放弃了秋闱。

"季茗生了怪病,我日夜忧心,怎能抛下他独自奔向锦绣前程?秋闱还会再开,可阿茗却是我唯一的挚友。"相仲神色坚定。

一时间众人都盛赞相仲小小年纪有情有义,颇具君子风度。

可相仲的神色越发疲惫了。

他白日要拼命读书补上之前荒废的时光,夜里要承受凶兽带给他的噩梦连连,再加上对好友的几分愧疚之心,让这日子的每一天都变得无比难熬。

后来他索性找到季茗,借他家的《妙法莲华经》和《金刚经》来看。

季茗信佛。相仲知道季茗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捧着经书钻研,他只说佛经可以净化人心,所以要时常品读。如今他已成天真幼童,这一屋子的佛经倒是成了相仲治疗自己多疑多思的法宝。

入夜躺在榻上,季茗的模样就会浮现在相仲眼前。季茗从未有负于他,自己却因一己私念偷走了可能成为一代文豪的好友十年之久的光阴。

很多时候相仲甚至想干脆去向季茗坦白一切,告诉他是自己让他得了这"怪病",打也好骂也好,他都愿意承担。

他不是信念坚定的正人君子,他做了这件事,却又忍不住后悔。

那天相仲思来想去睡不着,披着衣裳走到季茗家门前,冰凉的手指抬起来,却怎么也没勇气叩响紧闭的大门。

十五岁的少年赤足在寒冷的青石板路上站了许久,最后还是回去了。

再等等,天亮了说也不迟。

这一觉少有的安稳恬静,凶兽未曾来扰梦,一直到日上三竿,相仲才悠悠醒转。

可季茗却已经不在。

"季茗他爹急匆匆地回来,说是打听到了一个在外游历的江湖神医的踪迹,专治疑难杂症。因着人家行踪不定,所以他们急急忙忙收拾行装去寻了,指不定何时才回来。"母亲一边剥玉米一边漫不经心地说,"你还睡着的时候就走了,季家小子只说他屋子里的佛经全送你。喏,都在他家门口堆着,因你还在睡,就没吵你。"

相仲奔过去,果然见一把大锁横在季茗家门上,墙角是一摞厚厚的佛经,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看到周围有细小的灰尘飞舞。

季茗走了。所有的争强好胜,都在瞬间失去了意义。

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坦白和真相梗在喉头,相仲抱起那摞书,却突然松了手,经书散落在地,少年咬着嘴唇,眼泪大颗大颗砸在青石板路上。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残酷。它通过两位好友相仲和季茗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友情、嫉妒、悔恨、成长等多重主题。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故事的开端,以细雨中的珠宝店为背景,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凄美的氛围。接着,通过相仲和季茗的成长经历,揭示了人性的复杂。相仲因嫉妒好友的才华,不惜利用妖术来抹去他的记忆,导致季茗失去了十年光阴。这种自私的行为让人深感痛心。故事的高潮部分,相仲和季茗在断崖上重逢,却因误会而反目成仇,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这一情节令人唏嘘,揭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脆弱。结尾部分,通过顾辞和未安的对话,揭示了故事背后的真相,使人对相仲和季茗的命运有了更深的理解。故事以悲剧收场,却发人深省,让人反思人性的善恶和命运的安排。总的来说,这个故事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残酷,让人在感动之余,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changpianyehua/20254/43305.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