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谈记首页
切换背景

第217章 看蜡部悟冲大师

2024年04月20日 作者:蛇从革
  叶珪和黎老师带着五通小孩回到家里,一个月后,叶珪在择日洗澡,把邓药识托付给黎老师在家里照应,并且让黎老师把所有的钱财都还给何暮春。交代完毕之后,立即去金山寺拜投云鉴为师。
  叶珪第一次被困缧绁,解困后,受了盐运使黄筠的恩惠,忽然获得了伟大的财富,还有殷商何暮春的通知。
  第二次从缧绁里解脱,却被金山寺的云鉴方丈收了关门弟子。
  黎老师就认为这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道理。也幸亏叶珪天性淳朴,与人方便,才让黄筠和云鉴两个高人另眼相看。
  五通小孩被云鉴赐了名字邓药识,带上了骨珠之后,身上的衣服不会被自身化为空无,所以除了露在衣物之外的脸部和手掌,在旁人看来,就是一个正常的小孩。
  邓药识也亏得前段时间以来,叶珪精心照料,并不把她当做妖怪对待。这就让她心智不受蒙蔽,也没有与世人为敌的根源。至于长大后,再发现本身的与众不同,也不会心智欠缺。
  邓药识也发现,除了叶珪,黎老师也把她当做亲人,两岁小孩已经知道旁人对本身的善恶心思,所以变得更加乖巧。黎老师也是大夫孤孑,忽然有个小女孩在身边,也算是老来有了寄托。
  黎老师心思比叶珪更加灵巧,于是买来胭脂和妆粉、黛粉,仔细心细的在邓药识的脸上涂抹,妆粉把邓药识的整个脸部都描画出来,黛粉用来给邓药识画出眉毛,胭脂抹在邓药识的嘴唇上。
  叶珪看到黎老师精心让邓药识做一个正常人,于是用黑豆和米醋浸泡后,煮上几日,黑豆和米醋遍熬成了黑色的润膏,抹在邓药识的头发上,如同平凡人一样的满头乌发。
  当黎老师把邓药识的脸庞用妆粉胭脂黛粉细心描出来之后,不仅惊叹小女孩生的十分可爱,如同画中走下来的人物绝美,虽然年龄尚幼,一看就是一个美人胚子。
  叶珪见邓药识终于能过常人的通俗生活,内心放心,安心到金山寺去拜师学艺。
  云鉴大师收了叶珪为徒后,把叶珪带到了一个小佛堂,佛堂里供奉着一个金身,金身是一个枯槁面容的老僧,不知道死了多少年。
  云鉴让叶珪跪拜金身,告诉叶珪,金山寺的和尚,一向在民间探求五通,然后把五通带到寺庙里,用无边的佛法感化五通。让五通在寺庙里修行。
  在云鉴之上三代的主持,法号悟冲,悟冲是一代高僧,云鉴就是得了悟冲的真传。而悟冲,不仅佛法高深,照旧一名良医,云鉴一身的医术,都是来源于悟冲。
  叶珪立即向悟冲磕头跪拜。
  云鉴既然收了叶珪为俗家弟子,也给了叶珪一个居士别号:香延。
  叶珪领了“香延”的别号,与三个五通僧人同辈,五通僧人分别是香亭、香筑、香嵩。而邓药识的亲身父亲就是香筑。
  叶珪拜受了别号,与三个师兄在金山寺后院修行,时间久了,看到香亭和香嵩年纪较长,举止都镇静,但是香筑进入寺庙的时间并不长,举止间依旧浮躁。云鉴在点拨香筑的功课更多。
  叶珪修行了一年,每月初一、十五回家探视黎老师和邓药识。黎老师已经把家中的财产都还给了何暮春,何暮春开始坚持不受,但是黎老师告诉何暮春,叶珪心意已决,何暮春才勉强赞成,告诉黎老师,只是替叶珪代管钱财,把所有的财富都兑成了银两,折算共计两万一千七百二十两纹银。何暮春把银两的数目写了一个手信,告诉黎老师,假如叶珪必要,可以随时来取。
  黎老师不能再谢绝,只有把手信收下。
  叶珪在金山寺受云鉴和尚佛法点化禅机,一年很快就曩昔。
  慢了一年之后,云鉴再次把叶珪带到悟冲金身的佛堂,对叶珪说:“从今日始,我传授你悟冲师祖的鬼方。”
  叶珪等了一年,心里已经十分的平和,于是慢慢的向云鉴拜伏,“谢师父。”
  “在传授你鬼方之前,”云鉴说,“我得把悟冲师祖的生平交代给你。”
  叶珪跪着,等着云鉴细致的说来。
  “我们金山寺原本有没有收服五通的习俗,”云鉴说,“当时五通在民间肆掠,我们金山寺和尚也无可奈何。这个事情就要从悟冲大师入山开始说起。”
  悟冲大师来历不明,遁入空门的时候,已经中年。悟冲在金山寺修行十年,找到了当时的主持,告诉主持,民间的五通肆掠,但是五通并非乡下匹夫的传言是妖物作祟,而是常人看不到的人。他的身世颠簸,也是深受五通之害,所以十年来苦行修炼,已经参悟佛法,如今他要云游四方,寻到收服五通的方法。
  于是悟冲脱离金山寺,不知所踪。十年之后,金山寺主持圆寂。又过了七年,一个老和尚回到了金山寺,在老主持舍利子面前跪拜。
  寺内的老僧人都不认得这个和尚,这个和尚在老主持的舍利子钱念诵一百零八便金刚经之后,才站起来,对告知寺内僧人,他就是十七年前脱离寺庙,云游四方的悟冲。
  然后告诉悟冲,他已经找到了收服五通的方法,他花了十五年的时间,在极北苦寒之地,有一个伟大的湖泊,在湖泊之下,得来的一块玄铁。把玄铁熔炼,与通俗的铸铁锻造成锁链,这个锁链能把看不见的五通紧紧的吸附,而且五通也看不见锁链。
  但是悟冲的目的并非是要捉住五通这么简单,他不仅要收服五通,还要让五通皈依佛门,为了让五通能过上正常的生活,他在投奔山门之前,就听说过,乌斯藏的密宗高僧,用人骨磨成的骨珠,有降魔的灵力,能削弱五通的本领。
  于是悟冲在极北苦寒之地得到了玄铁之后,立即奔赴乌斯藏,与乌斯藏大慈法王交往两年,终于得到了当时的法王开光后的骨珠。
  于是立即回到了姑苏。
  从此金山寺的大和尚悟冲,开始在民间收服五通。悟冲禅机高深,又解除民间五通之厄,后来就做了金山寺的方丈。
  从此金山寺和尚用玄铁锁链降服五通,就成了僧人习俗。
  并且五通收服到了金山寺内,用骨珠佩戴,就不能再把身边的物事遁化。但是骨珠照旧不能让五通自身显形。不过也已经够了。
  而且悟冲大和尚在云游的十七年里,从极北到乌斯藏的路途中,途径北京,也有过奇遇,得到了一个医术鬼方。但是鬼方的医术十分诡异,不是通俗僧人能学习。悟冲的鬼方,到了云鉴这一代,才被云鉴学会。这也是云鉴自己的资质秉异,才有这个机缘。
  悟冲活到了九十七岁,死前已经辟谷二十年,平日只吃松子,饮早晨的朝露。所以时候,尸身不腐,于是僧人把悟冲的遗体镀上金漆,供奉在这个佛堂里。
  云鉴把悟冲的生平细细的说给了叶珪听了。
  叶珪想了很久,对云鉴说:“不知道悟冲祖师,在皈依佛法之前,家人肯定是受到了五通的虐待甚深,才有了这个伟大的愿望。”
  云鉴慢慢的回答:“确是如此。”
  叶珪又想了想,继承说:“西藏密宗的骨珠能压抑五通的能力、极北之处的玄铁能紧紧的吸附五通,这两点,悟冲师祖是如何得知的?”
  云鉴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叶珪:“世间万物都有相生相克,你本身多想想就晓畅了。”
  叶珪于是告辞,回到本身的禅师,回想云鉴所说。
  叶珪在夜间,慢慢的拿出人皮,盼望人皮能告诉他答案。但是人皮上牡丹依旧美丽欲滴,骷髅慢慢表现出来。
  叶珪看着骷髅慢慢睡去,梦中看见悟冲和尚,拿着一块玄铁,放在手中,悟冲的手掌把玄铁紧紧的攥住,然后又看见悟冲和尚手中的玄铁转变成了一个骷髅,和人皮上的骷髅别无二致。而悟冲和尚的僧衣在风中飘舞,身边都是五通围绕,悟冲脸上的皮肤分崩离析,卷入风中……
  叶珪蓦地觉醒,从床上坐起来,看见晨钟已经开始敲响,寺庙内的僧侣诵经的声音已经传来。
  叶珪披上僧衣,匆匆的跑到供奉悟冲师祖的佛堂,而云鉴已经在佛堂里等候。云鉴看见叶珪过来了,对着叶珪说:“你想晓畅了?”
  叶珪回答:“弟子想晓畅了。”
  云鉴微笑的说:“也难为你如此聪慧。”
  叶珪站起身,对着云鉴说:“弟子能为悟冲师祖化缘重镀金身吗?”
  云鉴颔首。
  叶珪于是立即剃度下山,云游一年,化得了充足的金箔,然后回到金山寺。
  时间过了一年,在小佛堂里,悟冲和尚的是金身,脸上的金箔已经斑驳,脱落了很久。叶珪在重镀金箔之前,警惕翼翼的把悟冲和尚头上的金箔,慢慢揭下。
  叶珪顿悟的完全精确,悟冲和尚头部金箔被揭下后,在其他僧人的看来,空无一物。只是僧人们毫不不测。
  由于金山寺的僧人早就知道,悟冲法师,一生都在收服五通,感化五通,光大佛法,缘故原由就是——他本身就是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