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二十四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陆子然已经搞定了一切,可就在我即将离开警局的时刻,阿奇却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我深呼一口气,提醒道:“阿奇,按程序,你跟林队的关系这么好,你是不方便办这个案子的,谁能保证你不会带个人情绪呢?”
“谁告诉你,我现在办的是关于林队的『投毒案』?”阿奇斜了我一眼,愤愤地说,“琦君,我们怀疑你涉嫌杀害十名无辜市民,现在请你配合调查。”
“什么?”
哈!
有意思。
我还准备说什么,阿奇就打断我的话:“你曾经是警察,你知道此时此刻你应该配合警方的调查。”
就这样,我又重新回到了审讯室里。
不过这一次,他们并没有问我什么问题。
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给我找来了一双男人的鞋,以及一个泥盘。
他们想要得到我的脚印,用来与当日我特意留在下水道里的脚印作比较。
我挑了挑唇道:“你们认为这个能当成证据吗?”
阿奇不满地喝道:“闭嘴。你的责任是配合我们调查,别的事少管。”
我不屑地“啧”了一声,挑衅道:“好,那我就再给你们二十四小时。”
之后,他们也没再询问了,我就一个人静静地等候在审讯室里,回忆着当初杀人的场景,想想是否有什么纰漏?
不过,在动手之前,无论是选人行凶,还是选人当替罪羊,我都是精挑细选的。
被害人,一定不能是本地户籍。
一则没有其他亲人一起居住,好下手;二则,事情了结之后,不会有亲属再来翻案,即便是调查,也会因为地域的原因而加大难度。
替罪羊一定得是孤身一人,不能旁生枝节。
案件会随着他的死亡彻底结束,绝不会有人来替他找什么公道。
想着想着,我心里感觉好得意。
假设不是我故意留下的线索,林俊怕是死也想不到我的头上。
突然,门“吱嘎”一声开了,我抬眸一瞧,林俊穿着一身蓝白相间的病人服,一副憔悴的模样,立在门口。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作者巧妙地将悬疑、犯罪和情感元素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故事以琦君的视角展开,揭示了其内心深处的黑暗和扭曲。琦君作为一个拥有亿万家产的大小姐,却因为得不到林俊的爱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她为了复仇不择手段,甚至将自己的亲弟弟推向了深渊。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和极端的行为,让人对人性产生了深深的质疑。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琦君、林俊、琦华等人物性格鲜明,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社会底层和上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经历,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故事的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起。作者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琦君的世界,感受其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同时,故事中的情感描写细腻入微,让人感同身受。总体来说,这个故事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一部悬疑犯罪小说,更是一部对人性和社会的反思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