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包里的狐仙复仇:借物不还,家破人亡的惊悚代价

偌泠
在一个乱世年代,聊城临清间的大坟包住着代代修仙的狐狸,它们借出物品给有需要的人。一家不归还物品,招致老狐狸的报复,最终导致全家不幸。故事告诫人们贪婪的恶果,狐仙消失后,大坟茔见证了人性的贪婪与恶。

  在从聊城市去往临清的大路上,有一座大坟包。相传早年间这大坟包里住着老少几代修仙的狐狸。每逢月圆之夜,人们都能见到老狐狸率领着它那些狐子狐孙们跪成一排拜月亮。

  当时恰逢乱世,众生皆苦。传说当地百姓逢到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会去大坟茔虔诚祝拜,找狐仙借些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应急用,每次借了用完再还到坟茔旁边,如此有借有还,百试不爽。

  一次,有一户人家在用完狐仙的家什后起了孬心眼不想归还,便将东西私自藏匿起来迟迟不去送还。到了第三天,只见一个白发碧眼长着大尖耳朵的老者来到这户人家门前,一屁股坐在门口的大石上张嘴便骂,这家人自然闭门不出。如此一连骂了好几天,有一日天刚蒙蒙亮,这家人便燃起柴火把门口大石烧得滚烫。老狐狸来了不知就里,一坐下便被烫得嚎嚎怪叫,遁去不见了。

  这家人以为如此便蒙混过关万事大吉了,谁知第二天男主人的头上便生出一个碗口大小的恶疮,流脓嗒水疼痛难忍。男人没法,四处求医问药都丝毫不能缓解。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去庙里找道士求助,道士为他占了一卦后问他:“你是不是开罪狐仙了?”男人只能和盘托出事情原委,道士听后给了他三道灵符,嘱咐他说:“这三道符纸你明早出门烧一道,向东走二百步烧一道,向南走二百步再烧一道。你千万记好按我说的做,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男人领了符纸道谢去了。

  第二天一早,男人出门便焚了第一道符纸,他暗自盘算还要再向东向南各走两百步,实在麻烦得很,所幸一股脑儿烧掉了所有灵符。说来也是奇怪,到了晌午他头上的恶疮便已痊愈不见痕迹了。男人大喜过望,想着这下狐狸们再也奈何他不得了。

  这天入夜以后,周边人们都听见大坟茔里传出狐狸们上蹿下跳凄惨痛苦的嚎叫声,闹腾了将近一夜。第二天一早只见坟茔周围横七竖八遍地都是狐狸的尸体,狐仙们尽数死绝,从此后人们再也没处去借家什了。

  那户借狐狸东西不还的人家,先是男主人误饮假酒中毒瞎了双眼,整日整夜惊惧哭嚎,不多时便一命呜呼了,接着没多久他老婆就莫名其妙悬了梁。两个儿子一个被拉了壮丁下落不明,一个被马车轧死暴尸街头,没出半年光景,这家人也算是绝户了。

  如今那座大坟茔依旧还在道边,只是那些助人为乐的狐仙们却早已无迹可寻。有句老话道“穷山恶水出刁民”,有时物质的贫穷匮乏最能激发人性的贪婪与恶,终至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一个古老的传说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与贪婪的寓言。故事中,狐仙们的助人为乐与宽容被贪婪的村民所背叛,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贪婪的恶果,警示人们不要贪婪自私,要懂得感恩与回报。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狐仙们的善良与村民的贪婪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同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民间传说,让故事更具神秘色彩,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然而,故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情节过于夸张,如村民的恶行和狐仙的死亡,可能会让读者感到不真实。此外,故事结尾对贪婪的惩罚过于严厉,可能会引起读者的不适。总体来说,这个故事以寓言的形式,生动地揭示了人性的贪婪与恶,具有警示意义。同时,故事具有浓厚的民间传说色彩,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18/12318.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