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捕蝉虫遇诡异,白影拍掌唱鬼歌

怪谈记
作者讲述了自己与朋友在夜间捕捉蝉幼虫时遭遇神秘现象的经历。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他们发现一个白影在唱歌、拍巴掌,并跟随他们直到村头。后来得知,那地方曾发生自杀事件,死者生前喜欢在此放羊唱戏,作者和朋友感到十分惊恐。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至今想起来还不寒而栗。

  蝉的幼虫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且经煎、炸、炒后,味道极其鲜美,在苏北地区,每年的7—9月份,一到晚上,蝉的幼虫从地下钻出,爬到树上、桑条上,第二天清晨翅膀变硬,雄蝉就在树枝上高唱:“知了”,与雌蝉交配,蝉交配产卵后不久就死去。所以,在当地,等蝉的幼虫(当地俗称“洁拉龟”)从地下爬出至第二天清晨变成蝉前,就提个小桶,拿个电筒或矿灯专找树多的地方去逮,运气好的情况下,到十二点前,可以逮到二三百只,第二天就可以一饱口福。

  98年8月的一天晚上,虽然伸手不见五指,但我与同村的一个好朋友,还是照例提个矿灯去逮洁拉龟,出了村庄就看到田野里到处是星星点点的灯光,往北是一个长约400余米两边都是参天白杨的南北小路,我们俩一个沿着东面的树,一个沿着西面的树,挨个地照,没逮到几个。走到小路的尽头,是一个架在东西向干涸小河上的桥,过去桥往东三百米左右是一个水闸,我们当地人都叫涵洞,旁边长满了芦苇,都长到了小路上,之间是一条小路,路的北面是一片坟地,路的南面是长在河坡上的两排小白杨。朋友沿着路边的一排小白杨,我沿着河坡上的一排小白杨,往涵洞方向挨着树照去,大约走了一百米,我发现朋友停了下来,眼睛瞪的大大的,矿灯照着涵同方向,嘴里面嚷着,你赶快上来看看,前面是什么东西。我以为他是开玩笑,还说,别吓我呀,我胆小。他却声音更大了,催促我赶紧上来,我发现不大对劲,就从河坡走到了路上。用我的矿灯也照向涵洞方向。发现在已经长的路上的芦苇旁边隐隐约约有个蹲着的白影子,两个矿灯的光聚焦的瞬间,白影子站了起来,并拍起巴掌来,好象还唱着什么。我们吆喝了两声,没有丝毫作用。当时天热,我穿着凉拖鞋,怕朋友把我甩下,我就拽着他,慢慢地退着走,那个白影子还是一如既往地拍着巴掌唱着歌。等我们退到村头的时候,绷紧的弦才放了下来,朋友这时才说,他也穿着凉拖鞋,当时也怕我跑了,把他甩下,真是哭笑不得。我们站在村头对着那个方向又蹦又跳的骂了几句,正好又有两个同村的人去北面逮洁了龟,我们也没告诉他,当时分析了一下估计是个流浪的傻子,这时也没有了兴趣,就各自回家了。

  本来这事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天跟村里面的几个人在树下乘凉闲扯的时候,聊起了这件事,没想到几个老年人的一席话,把我们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头一段时间,我们村上有个人借钱建了一个孵鸡仔的炕房,后来失火把炕房烧了,因还不起债,一时想不开就上吊自杀了。他生前的时候,经常在那个涵洞的地方放羊,并且喜欢拍着巴掌唱柳琴戏。现在一想起来,真是后怕呀。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通过讲述作者亲身经历的捕蝉事件,巧妙地融合了恐怖元素,令人毛骨悚然。故事背景设定在蝉幼虫丰富的苏北地区,通过描述捕蝉的细节,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然而,故事的高潮却出人意料,揭示了朋友在涵洞附近遭遇的神秘白影,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作者巧妙地运用悬念,逐步揭示事件的真相,令人意想不到。在揭示真相后,故事再次反转,通过几位老年人的讲述,揭示了自杀者与事件的联系,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惊悚。作者对细节的刻画入微,尤其是对捕蝉场景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然而,故事中的恐怖氛围过于强烈,可能会让部分读者感到不适。总体而言,这个故事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惊悚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对于喜欢恐怖故事的读者来说,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作品。但对于对恐怖元素较为敏感的读者,可能会产生不适。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21/14402.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