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梦连连:床边惊魂夜,跳蚤迷影之谜

怪谈记
十四岁时,作者遭遇神秘男子在床上压迫,弟弟醒来后便消失。之后每晚均出现类似现象,父母建议用辟邪物,并指出是“迷鬼子”。作者发现跳蚤叮咬可能与“迷鬼子”现象相关,喷药后问题解决,作者至今认为此事是心理作用。

记得我十四岁那年,我还在初中读书,好像是农历八九月。我和弟弟同睡一张床,各睡一头,他挨着床就睡着了。我睡觉的时候总是喜欢默默背诵课文或回忆一下当天课堂重点,因此很晚才睡着。

那天,到凌晨一点多我才有睡意。正当我要睡还没有睡着的时候,看见一个高大的陌生男人,约四十来岁,突然站在床边,继而爬到床上,慢慢地压在我身上,将我两手平展开,用他的双手按住我的双手,我心里极度害怕,胸口发热,心“砰砰”直跳。我使出全身力气拼命挣扎,毫无作用,根本就动不了。他那巨大的身体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差不多都要窒息。我知道家人都在家里,我歇斯底里的喊,就是发不出声音,害怕到了极点。不知道怎么搞的,弟弟的脚动了几下,我马上就醒了。我立即坐起来,长舒了几口恶气,恐惧得心快要跳到嘴里面来了。身上冒着阵阵冷汗,恐慌的双眼环顾漆黑房间,那里有什么人影啊?痴痴地坐在床上很久,心有余悸的试图躺下再睡,两眼一眯,那人又来了,依然站在我床边。睁着眼睡什么事都没有,就是不能闭眼,这一个晚上好几次都是这样,我好不容易挨到鸡叫,到天亮都没有睡着。

后来,一个星期都是这样,天天都是睁着眼睛睡觉,人很疲倦无力,白天走路都走不动。父母说:"这是‘迷鬼子’,找个辟邪的东西,放在床头,‘迷鬼子’就不敢再来了。以后慢慢的就没事了“。我照办了,好像有效。大概是心里作用吧?有时候晚上能够熟睡,不过,隔三差五的,”迷鬼子"还是来光顾,严重干扰我的睡眠,也影响我的学习。

一天夜里,我感觉到床里有很多跳骚。当我们进床睡了一会儿时,被窝里面有了热气,跳骚就来了。能感觉到,跳骚开始从我脚上慢慢往上爬,爬到我身上,爬到我肚皮上,盯咬在胸前,“迷鬼子”又压住我,我用手一抹,跳骚就抹到旁边去了,‘迷鬼子“也没有了。一个晚上抹几次,奇怪的是,天天都是这样,那里还能睡觉呢?只要开始眯眼,隐约之中感觉跳骚又从我脚上往上爬,爬到我胸口前,在胸口不动,开始叮咬我。我瞌睡都到了极点,不愿意动,也好像没有力气动,将要睡着的时候,”迷鬼子“又来了,我吓坏了,朦胧之中用手抹掉叮在我胸口的跳骚,人吓醒了,”迷鬼子"也没有了。

当时,我就想啊,什么“迷鬼子”啊,可能是跳骚叮咬我身上的穴位,压迫着静脉,在我极度疲乏的时候,跳骚叮咬的力反应出很大压力,迷幻中出现“迷鬼子”。第二天,吃了早饭,我就用喷雾器装了半桶水,兑半斤敌敌畏,将床里反复喷药,房里房外都喷了几遍。到晚上睡觉,没有跳骚骚扰我,再也没有“迷鬼子”出现了。

到今天,我不相信“迷鬼子”这事,只要搞好卫生,睡觉不要这里想那里想,着床就能睡得很香。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一个少年遭遇“迷鬼子”的恐怖经历为主线,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恐惧中的挣扎和成长。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将一个看似荒诞的恐怖故事,讲述得令人毛骨悚然,引人入胜。故事中的主人公在遭遇“迷鬼子”的过程中,经历了恐惧、绝望、挣扎和自我救赎。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展现了人在面对恐惧时的无助和勇敢。同时,故事也揭示了家庭、亲情在困境中给予人的温暖和支持。在故事的后半部分,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找到了对抗“迷鬼子”的方法,最终战胜了恐惧。这种积极向上的主题,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希望和力量。总体来说,这个故事情节紧凑,悬念迭起,既具有恐怖元素,又富含人文关怀。作者巧妙地将现实与虚构相结合,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既真实又奇幻的恐怖世界。故事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23/25834.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