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黄仙显灵:黄三太爷救村民,神秘灯笼送粮食

怪谈记
1820年,吉林省梨树县杏花村村民王天生遇到得道的黄仙黄三太爷,预言大水将至。村民遵从预言撤离,果然遭遇洪水。黄三太爷的子孙化身送粮,村民得以存活。全村人为感谢黄仙,虔诚供奉,传为佳话。

我姥姥在世时,总是给我们讲一些离奇的故事,如果我姥姥活到今天,已经109岁了,姥姥讲的故事是她小的时候她妈妈和姥姥讲给她的,故而只能以传说命名。

故事发生在1820年,吉林省梨树县有一杏花村,村中王姓村民居多,王天生一家人住在村紧东头。闷热的8月,人们不愿待在屋里,晚上8点天刚蒙蒙黑的时候,王天生去屋外乘凉,忽然发现不远处玉米杆帐子根处有一活物,走进跟前,竟是一只四脚朝天黑嘴巴的黄鼠狼,四脚微颤身子一动不动,见此情景,王天生一下子想到了长辈们的告诫,这是一只得道的黄仙,这样的姿势就是在密人,通过人的口说出它的想法,被密的人离它一定在百步以内的不远处。

王天生转身就往自己屋里狂奔,进屋后就楞在了那里,方才还说笑正常的妻子仰躺在炕上,双目微张,嘴唇颤抖,不时发出一两声谁都听不懂的话。王天生迅速将本村会相面能通灵的张二神仙请来,想听听黄仙究竟有什么要求?

原来黄仙是王天生家祖上的保家仙,说是王家的黄三太爷,黄仙下凡来是为了救全村人的命,明日凌晨会有大水漫灌全村。别说王天生就是张二神仙也是惊得目瞪口呆,这哪跟哪啊,真的假的,虽说条子河离这很近,没听说上游要发水呀?两人觉得要请村长来定夺。村长听后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三人一致认为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分头通知村民带上贵重物品赶紧撤离到安全处。这时王天生的妻子也逐渐清醒如常,夫妻两个赶紧收拾东西,带着一双儿女投奔几十里外的弟弟家暂住。

那时候通讯不发达,几天后,人们陆续听到了真实的消息,说来奇怪,真的发大水了,而且倒塌了很多房屋,如果不撤离,还真的是生死难料啊!过了一个多月后,杏花村的村民陆陆续续回到了家乡,重新修建被水冲毁的房屋,可是地里的庄稼基本绝收,生活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一天晚上,王天生恍惚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黄三太爷来到他的家里,告诉他别发愁,他竟然跟着黄仙来到屋外,看到所有村民家门口都有一盏移动着的小灯笼,细看都是黄三太爷的子子孙孙,口中叼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小布口袋,惊奇的是小口袋落到村民家门口时都成了大麻袋,都是满满的粮食。

全村人得救了,为了感谢黄仙的恩惠,王天生全家虔诚的供奉着黄三太爷的仙位,据说全村人都来上供,都来真诚的感谢黄仙的救命之恩。

传说只是茶余饭后的话题,可人们都相信善良是值得称道和传承的。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通过一个古老的传说,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性的善良与敬畏。故事以1820年吉林省梨树县杏花村为背景,讲述了一只得道的黄鼠狼(黄仙)拯救村民的故事。故事情节紧凑,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故事中的王天生一家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表现出了敬畏自然、相信善良的人性光辉。他们听从黄仙的预言,及时撤离,保全了全村人的生命。同时,故事也传递了善良与感恩的价值观,村民们为了感谢黄仙的救命之恩,虔诚地供奉黄三太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故事以民间传说为载体,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对黄仙的描述,展示了民间信仰的神秘色彩,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故事还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如贪生怕死、疑虑重重等,使故事更具现实意义。总之,这个故事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它让我们在茶余饭后品味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传承善良的品质。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23/25884.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