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和阿武相约去外地游玩。
阿奇主张自驾游,快捷方便又很自由。
而阿武认为坐火车相对安全一些。
两个人为此争执不下。
最后两个人想出了个主意:看谁最先到达指定的宾馆,由输家报销全程车费。
第二天,两个人准时出发了。
阿奇在GPS的指引下,很快驶上了高速公路。
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汽车渐渐进入了度假村的主干路。
此时,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他七拐八拐转了一大圈,才在一个胡同口里找到了在网上预订的宾馆。与想象中的差距很大。
阿奇泊好车子,直奔3楼的房间。
推开房门,阿奇一下子泄气了。黑漆漆的房间里,电视的荧光打在阿武的脸上,一闪一闪,他慢慢地转过了头。
“呵呵!你输了!”阿武的牙齿泛着冰冷的光。
阿奇垂头丧气地坐到阿武的身旁。心里很不服气。
电视里正在播送晚间新闻。
"昨夜凌晨,一辆火车在B路段发生脱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死亡人数正在统计之中……"
那截侧翻的车厢,恰巧是阿武乘坐的车厢。
“你……你该不会已经死了吧?”阿奇眼里充满了恐惧。
“我是唯一的幸存者!”阿武严厉地说道。
新闻还在继续……
“事故原因基本查明,系一辆轿车在通过无人道口时,未能及时了望,与火车发生相撞,轿车已基本报废,司机当场死亡……”
那辆车正是阿奇驾驶的轿车。
“你才是鬼呢!”阿武一下子从沙发上窜了起来。
“那是套牌车……”阿奇歇斯底里的吼道。
黑暗中,两个人虎视眈眈地瞅着对方。
谁也不相信谁。
故事评价:这个鬼故事以一种简洁而富有张力的笔触展开,讲述了阿奇和阿武之间的赌注,以及最终的惊人转折。在情节设计方面,故事巧妙地利用了悬念和意外转折,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紧张和好奇。从一开始的争执,到各自的出发,再到最后的揭示,情节紧凑,扣人心弦。在氛围营造方面,故事通过描述长途跋涉、暗淡的天色和胡同口的环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孤独、阴森的氛围。这种氛围与故事中的赌注和意外事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紧张和不安。在角色塑造方面,阿奇和阿武的形象鲜明而生动。他们的争执和赌注展现了他们性格中的自信和竞争心理。而在故事的高潮部分,他们的恐惧和怀疑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恐慌和无助。特别是阿武的牙齿泛着冰冷的光,以及阿奇的歇斯底里的吼道,这些细节描写使角色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这个故事给我带来的情感共鸣是对于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脆弱性的思考。在故事的最后,阿奇和阿武都面临着生死的边缘,他们的自信和竞争心理在一瞬间被打破。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人生是如此脆弱,我们无法预测和控制一切。同时,故事也引发了我对于友谊和信任的思考。在阿奇和阿武的争斗中,他们之间的友谊被置于何处?他们的信任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思。总的来说,这个鬼故事以其精巧的情节设计、紧张的氛围营造和生动的角色塑造,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同时,它也带给我对于命运和友谊的思考。这是一篇深刻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