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
诡异,说不出的诡异。当我走到那个转角的时候,一阵冷风吹了过来,我打起了哆嗦。
狗日的,月亮被乌云遮住了,四周仿佛黯淡了许多,那几盏昏暗的街灯也仿佛要灭掉一般。
看不清前路,居然踩到了一滩液体,TMD肯定又是谁撒的尿!真没素质!
又朝前走了几步,突然踩到一个软软的东西,那东西“喵”地发出一声惨叫,一个黑乎乎的东西闪着两个发亮的玩意儿飞快地从我脚下逃走了。原来是只黑猫呀。我笑了,继续往前走
嗯嗯,离我住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要路过一个铁路道口。然后左转个弯,再直向前。
我真是后悔没带电筒出来。想想,算了,我这个懒人,电筒早没电了,一周都没去买
黑漆马乌的,我得仔细看路,以免又踩到泥水坑
等等。前面是铁道,我得看看有没有火车过来。
还好还好,没有没有,继续走
铁路旁边是一小块地。这时候月亮出来了,在地里赫然出现了一个白色的影子
我勒个去!那东西起先好像是蹲着的,然后慢慢起来,我呆住了,傻了。
等等!
那东西向我过来了!
真的过来了!
我!我差点喊出声来!
那是个穿白衣服的女的!披着头发!一手里好像捧着什么东西,另一只手正抓着什么东西往嘴里送!
我感觉全身麻木了!
我全身麻木了!
我喊不出来!
我不敢动弹!
我!
那披着头发穿白衣的女的到我面前了!
她的头发挡住了面孔!
她的嘴角还有什么像糊糊一样的东西!
啊啊啊啊啊啊!一股凉气突然从我脚底直冲到头顶!我的汗水大颗大颗地从头上冒出来,身上也被汗水打湿了!
她把拿东西的手凑到我眼前了!
凑到我眼前了!
我头往后仰着,努力让脸离她的手合手上的东西远一点
“呵呵”她居然笑了!她居然笑了!
但是不难听
真的不难听
“饿没有?我刚偷的别人家的红薯,吃吗?可甜呢!”
我勒个去!我一路大笑着跑了。
故事评价:在这个被现代光怪陆离的娱乐方式所淹没的时代,鬼故事依旧以其独特的魅力,牢牢抓住我们的心。这篇鬼故事,就像是一幅泼墨山水,在漆黑的夜色中,缓缓展开其神秘又诡异的面纱。情节设计方面,故事如同一股潜流,悄然在读者心中激起涟漪。作者巧妙地利用了环境的昏暗与不确定性,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悬疑度。从开始时冷风的侵骨,到街灯的昏暗,再到不慎踩到的液体,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异氛围。而铁路道口的出现,更是传统鬼故事中常见的元素,让人不禁想起那些流传在铁轨边的恐怖传说。在氛围营造上,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视觉和听觉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现场。月亮被乌云遮住,街灯摇曳,黑夜中的白影,这些画面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幅幽暗的夜景,令人毛骨悚然。特别是当女鬼出现时,那种无声的恐怖和无法言说的恐惧被推向高潮,让人不禁产生共情,体会到故事中人物的惊慌与无助。角色塑造方面,女鬼的形象虽然被遮掩,但通过她的行为和语言,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存在感。她不是传统鬼故事中那种飘逸、恐怖的存在,而是一个似乎有着凡人情感的幽灵。她递出的红薯,既是她“偷”来的食物,也是她试图与人交流的媒介,这一细节让人在恐惧之余,感受到了一丝人性的温度。故事最后,主人公的突然大笑,既是恐惧到极点的释放,也是对生死的一种讽刺。这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为整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充满戏剧张力的句点。整体而言,这个鬼故事以其精巧的情节设计、窒息的氛围营造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成功地捕捉了读者的想象力,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既惊又怕,后又有所思的情感波动。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恐怖故事,更是一次对人心、人性和生存状态的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