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只身一人来到广州的时候,才发现真的是物无所有了。那天正好是阴历的七月十四,没有人来接我,因为我在广州根本就没有朋友。这一天也是传统意义上的鬼节,当然在佛家的说法是盂兰盆会。
走在番禺的大街上,整个的行人很少,只是烧的纸灰飘来飘去。风吹过来,在闷热中透着阴冷。在这个城市里我们有一个认识的人,因为自己这是为了躲债才流落到了这里。
几乎都没有吃什么东西,因为没有钱。那一夜自己就在整个的大街上转来转去,没有任何的目的。后来到了公园找了一个长椅躺了下来。
一种阴凄凄的感觉,等我起身的时候。发现有个老人在那里钓虾。我就上前去问他,老人家这么晚了还在钓虾呀?他说是呀,反正闲着也没事。那你不累吗?
不累,跟他说话的时候,他一直没有抬头。只是专心的看着钓虾的瓶子。我心里有些奇怪,不过因为没有别人就跟他攀谈了起来。
他告诉我说,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最近开发占了房子,他总共有5套房子。现在生活很好,自己的孩子都在外面做生意。等等等等。
不够从他的话语中可以听出对自己孩子的不满来,因为连生日或春节的时候都见不到自己的儿女,甚至连自己的孙子都很难见上一面。他很苦闷,老伴死的到。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孩子都在外地做生意,只有自己守着一座大房子,没事来吊钓虾?……
我想起来自己的父母,其实自己远到广州,在青岛的父母肯定是不知道的。我心里有些疼……明天一定给家里打个电话,至少报个平安也好呀。
有人在拍我的肩膀,我才发现自己一直躺在长椅上。那钓虾的老人早已不见。一个清洁工人问我,你怎么睡到这里了?
我说没地方去,他说小伙子,你没事吧?我说没事。他就自言自语地说,去年刚刚有个钓虾的老头在这里淹死了,其实水很浅。后来他来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都回来说要公园赔偿……
昨天晚上的老头?我心里有些异样的感觉……
故事评价:这个鬼故事以一种朴实无华的方式,将我国传统的鬼节文化与人情世故相结合,展现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在情节设计上,故事以主人公在鬼节孤身一人在广州的经历为主线,穿插了与钓虾老人的交谈,以及最后揭示的钓虾老人真实身份的悬念,使整个故事层次分明,引人入胜。在氛围营造上,作者巧妙地利用了鬼节的特殊背景,通过描述街道上的纸灰、阴冷的微风等细节,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压抑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紧张感。在角色塑造上,主人公的孤独无依和钓虾老人的孤独落寞相互映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钓虾老人的形象既是一位普通的公园钓虾老人,又是一位因孩子在外地而孤独的亡魂。这一角色的设定,既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亲情的重视,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亲情的忽视。故事中,主人公在异乡的孤独经历和钓虾老人的遭遇,让我感受到了深刻的情感共鸣。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往往忽略了亲情的珍贵,而鬼节的特殊背景则提醒了我们,要及时关心和陪伴家人,珍惜现有的亲情。总的来说,这个鬼故事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深入挖掘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鬼节文化,通过对孤独主人公和钓虾老人的描绘,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亲情的忽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文学美感方面,故事以平淡的笔触,描绘出了人性的脆弱和孤独,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既感受到恐惧,又体会到温情。这是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的鬼故事,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