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之谜:官员下马碑的恐怖诅咒

怪谈记
在承德避暑山庄的丽正门,有一块竖立的石碑,上面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传说这是乾隆皇帝所题,所有官员必须在此下马,否则会遭受神秘惩罚。一位北京高官在此批判封建制度,却突然跪地无法起身,后被发现贪污而下狱。如今,官员们参观避暑山庄时,都会避开下马碑,心怀鬼胎者更是不敢靠近。这个故事在承德流传已久,不知是真是假?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丽正门,是山庄的正宫门,门下有三个方形门洞,中间一个专供皇帝一人出入。在丽正门的门前左首有一块竖着的石碑,石碑上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人称官员下马碑。

据说,为清乾隆所题。彼时,每年乾隆都要到避暑山庄住些日子,承德就成了当时仅次于北京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处理政务之余乾隆也到木兰围场打猎娱乐。那时候,任你多大的官员要进避暑山庄朝觐乾隆爷,到了避暑山庄门口下马碑前就得下马。

后来乾隆死后,这个规矩一直未变。清朝灭亡,民国时期,一些做官的到此,也要下马下车,以示对乾隆爷的尊敬。再后来这规矩就慢慢成了戏说和历史,别说官员,就是平头百姓从此路过,也不会下马下车了。

这年春天,有一位来自北京的高官到承德避暑山庄参观视察。看到了乾隆爷题的这个“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碑,忍不住指手划脚发表一通高论。无外诸如封建陋习、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不平等、人性丑恶等。

奇怪的是这位高官话还没说完,忽然腿一软,竟然直直地咚的一声跪了下去。旁边作陪的人不知发生什么事,急忙过去搀扶,却发现他浑身僵硬,两腿如两根枯木,想再站起来都非常困难。急打120,医护人员用担架将他送到承德医院,医生也没有查出什么毛病,第二天就好了。

事过四五个月,忽然从北京传来消息,那位高官因为贪污事发,被检察机关拿下。承德人说:“这种人嘴上一套,心里一套,他不下马,谁下马!”

这则故事是承德一位出租车司机讲的。不知真假,但我知道,那位高官现在的确已经被收在监狱里。出租司机还说:“现在在承德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些本地、外地的官员,来参观避暑山庄,不是从那块下马碑前远远地绕过去,就是早早地就在下马碑前下车步行。还有一些心怀鬼胎做过坏事的官员,则根本不敢来避暑山庄了……”

也不知这出租司机的话,是真还是假!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则鬼故事以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官员下马碑”为背景,讲述了一位高官在批评封建制度后,突然无法动弹,最终因贪污被拿下的事件。故事在情节设计、氛围营造和角色塑造等方面都颇具亮点。首先,故事以真实的历史遗迹为背景,增添了神秘色彩。承德避暑山庄的“官员下马碑”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故事具有独特的历史韵味。而故事中高官的突然无法动弹,以及后来贪污被拿下的事实,与他在碑前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回味无穷。其次,故事通过描述高官在碑前的指手划脚,批判封建制度,营造出一种批判与反思的氛围。这种氛围使故事具有现实意义,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中权力、道德和人性的思考。同时,故事中高官的突然遭遇,也使得氛围更加紧张神秘,引人入胜。再次,故事中的角色塑造丰满且具有代表性。高官的形象代表了一部分现实中位高权重却道德沦丧的人,他的遭遇是对这类人的警示。而承德人的评论,则展现了当地人对历史和现实的看法,使故事更具生活气息。这则故事给我带来的情感共鸣是对于权力腐败的痛恨和对正义的渴望。故事以一则鬼故事的形式,揭示了现实中的一些社会现象,让我深刻体会到权力的腐败和对人性的摧残。同时,故事中的讽刺和警示,也让我对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总的来说,这则故事在情节设计、氛围营造和角色塑造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既具有专业性,又充满文学美感。它以一则鬼故事的形式,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让人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46/22357.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