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坟地上的诡异灯光:官山的绿珠诅咒

怪谈记
在重庆般起伏的城市中,我住在曾名“棺山”的官山附近,那里曾是乱坟地,鬼火闪烁。附近的今昔湖,藏有清朝宰相的棺椁,政府人员私开棺木,未知奥秘降临。夏夜,湖边游玩突遇诡异老人,无狗吠声,灯光下的他竟有辫子!一句“把珠子给我!还给我!”引发狗群狂吠,我匆忙逃回小屋。不久,张局长心脏病发去世,其妻透露他贪图古董,收取了死人身上的珠子,终被尸气染绿。

我住的城市有点象重庆,高高低低,马路的横切面就象是海里的波浪。顺着我公司门前的马路一直向上走,大约走个三个小时出了市区来到城乡结合部。现在那地方在地图上的名字叫“官山”,可是了解这城市的人都知道这里以前叫“棺山”。我就住在这附近。

市区的房价太高,即使是租也要一个月300元/平米。于是官山这里就成了租房的理想地段。若是我当初知道这里的过去那打死我也不会来这里住,我很相信那种事情。官山以前是乱坟地,一层一层的棺材死人不知埋了多少,有时晚上从那里经过时,还能看见荧荧的鬼火。

官山的前面就是今昔湖,当地人叫它——宰相湖。因为清朝时有尚书房的宰相死后棺材就沉在这湖里。这个宰相的棺材在96年被清淤泥的人挖了出来,虽说是文物要保护,可是既然是宰相那就肯定有陪葬,政府内部有人打开了棺材。发现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夏天,同事约着我去今昔湖游泳,十几个人一起在浅水区,一直玩到黄昏也不想回去。看天色渐暗,看着湖边上阴森森的树木,觉得还是回去躺在床上舒服。

在岔路上我们分了手,到我住的地方还有一段小路,这路只容一个人走,杂草在我脚边唏唆做响,平时有很多狗,可是今天一点声音也没有。前面就是张局长家了,我看看转弯处,只有张局长家门口有路灯。

转了个弯,张局长家的路灯昏黄的灯光照着他家门口的那个老人,“真怪,上访访到家里来了。”看来公安局的局长不好做。

那老头坐在门口,我过去时,他菜色的脸转向我。

“咦,这个老头竟然有辫子!”我看着心一紧。

那老头不看我,继而对着门里喊:“把珠子给我!还给我!”

瞬间,整个官山的狗都狂吠起来,我躲进自己的小房间,不敢再出去。

没过几天,张局长死于心脏病,他的妻子对我的房东说:“都叫他别要那珠子,死人的东西哪能收着,他偏喜欢古董!……我昨天看那珠子,都绿了,有什么用,死人的尸气把那全熏绿了!”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鬼故事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将现代都市的生活与古老传说相结合,展现了官山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在情节设计上,故事以租房者的视角逐步揭开官山的过往,让读者在熟悉的城市背景下,感受到一丝不苟的惊悚氛围。同时,通过讲述者对鬼魂的恐惧和对历史的敬畏,使故事更具真实感。在氛围营造方面,作者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描绘,如“高高低低的城市”、“海里的波浪”、“荧荧的鬼火”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充满诡异色彩的世界。此外,故事中的今昔湖和宰相棺材的传说,更是为官山的神秘氛围加分。在角色塑造方面,故事中的主人公和其他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主人公租房者的胆小和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心,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而张局长和他的妻子,则通过他们的言行,揭示了故事中隐藏的悲剧。特别是张局长死亡的情节,更是让人对故事中的诡异事件产生更多联想。故事中,我最感动的是老头子的角色。他那菜色的脸、辫子以及对着门里喊出的“把珠子给我!还给我!”都让人感受到他身上的悲凉和无奈。而他与张局长的关系,也让故事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总的来说,这个鬼故事在情节设计、氛围营造和角色塑造等方面都表现出色,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既感受到了专业鬼故事的魅力,又对官山的神秘传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故事中蕴含的人性关怀和对历史的思考,让我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46/22505.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