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个很奇怪的病人。医生认识,是附近有名的二流子。此人年轻力壮,但是一向不做好事。他的症状是胸闷憋气。医生很仔细的给他检查了,没有任何器质性的病变。功能性的?更不可能,二流子每天一个倒三个饱,他才不会操心呢。
过了几天,二流子又被家人送医了。以后连来了几次,症状越来越严重。有一次来,脸都憋紫了。医生也奇怪,到了医院,既然查不出毛病,他也没法治疗,其实每次都是二流子自己恢复的。
又过了一段,医生被警察叫走了。那个时候文革刚过,百废待兴。小镇上法医的工作,有时候也落在他头上。这次警察同志就把他带到郊外,验尸。地点是当地很有名的:老公坟。——————清朝一个公公的坟地,传说里面有不少陪葬品。要验的尸首抬过来,正是二流子。医生一看就明白了,憋死的。检查结果正是如此。警察同志说,老公坟里有流沙陷阱。
医生跟我们头说,二流子想盗墓,老公就警告他了,可惜他不肯听。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一个令人好奇的谜团为起点,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悬疑和惊悚的氛围。作者巧妙地描绘了主人公医生的困惑与挣扎,以及他面对未知和死亡时的勇敢与冷静。故事中的二流子角色鲜明,其性格的复杂和行为的荒诞,为故事增添了诸多趣味性。医生在故事中的角色转变也颇具意味,从一个普通医生到肩负起法医职责,展现了他在面对生死时的责任与担当。整个故事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起,让人读后意犹未尽。然而,故事在结尾处略显突兀,警察同志的揭示似乎有些过于简单,未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总的来说,这个故事是一部充满悬疑色彩的佳作,引人入胜,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