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角落,遗忘老妇突死,阴森花圈惊魂夜

怪谈记
隔壁老妇去世,我因熬夜未注意。次日清晨,我目睹她家人摆放花圈,却发现花圈正对着我家。在梦中,我看到了老太太的灵魂,她希望儿女们能关注她的存在。

  隔壁的老妇死了。

  已经有一年没有见过她了,记忆中只有唯一的一幕。

  她穿着洗得发灰的蓝布上衣、爬满土灰的黑色棉裤和枣红色棉鞋,顶着一头灰白蓬乱的短发,无力地瘫坐在存车处门口,眼神如一滩死水,死死地盯着我。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也就遗忘了她。

  世界上有这样一部分人,我们常见却不相识,分别后牛死不知,到死了才想起,而她就属于这种。

  早晨起床,坐在开窗的房间里,阳光阴郁地藏在云后。

  纱帘背后,窗外,开满了黄色的花、红色的花、白色的花、黑色的字……

  我撩起窗帘,那是一个个盛开的大花圈,依次排开,一直到视觉盲区。

  “妈,谁死了啊?”

  “隔壁的老太太。”

  因为是假期,我一整晚都在书房熬夜。院里的野猫喵喵地发出婴儿般的声音,秋风冷冷地吹入房间,老杨树发出飒飒的哀鸣。

  不知不觉我睡着了,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来。

  我是被眼皮跳醒的,它一直猛烈地跳着,我拿起镜子,甚至能清晰地看到它的起伏,仿佛有什么东两被困在里边,正拼命敲门。我想起了曾经做过的一个梦,是这样的:

  在梦里,我的皮肤无端地发痒,我将胳膊抬起,发现皮肤是灰白半透明的,里边有一条一条似鱼虫般人小的物体在摇尾穿梭。

  或者,它现在就在我的眼皮中摆尾。

  现在是晚上了,我的眼皮已足足跳了半天。

  我心慌意乱地看着电视,此时妈妈在厨房洗碗,而厨房正对着那老人人的花圈。

  “啪嗒”,盆碗落地的声音,厨房却没有动静。我从沙发上跳起来,厨房没有人!脏兮兮的盆豌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地上。

  窗台前窗帘飘飞,想必是窗帘将盆碗推下窗台。

  我去客厅关窗,秋风四起,花圈上的纸花瓣颤抖着,我看到了一个浓墨黑字的“奠”。

  那花圈正对着我的脸!我记得它之前是背对着我的。

  “妈,妈!”

  “妈……妈妈!”

  无人应答,只有单薄的花圈发抖的声音。妈妈昵?

  那一个个花圈被昏黄的灯光照得明亮,想必是死者家搭起的灯。果然,旁边还放着几把凳子,中间围着一个桌子。

  客厅没有开灯,因此墙壁上反射出一块四边形光影。

  作为一个摄影师,光影驱使我去拍那些花圈:明月高悬,苍茫夜色笼罩下的古旧小区,昏黄的老式灯泡,黄白的花圈,黑色的字。

  我拿起相机,横竖拍了几张关匕了门。

  在转身的瞬间,我看到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穿着蓝灰色上衣,灰白的头发蓬乱地扣在脑袋上,正一个个地摆着那些花圈,让花圈正对着她曾经的家门,还有我家的床。

  在这排花圈的尽头,一个中年妇女也在帮忙摆着花圈……

  那个老太婆喃喃道:“谢谢你了,不过不用你帮,我要亲手让我的儿女们过来看看,看看我!”

  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是不是出去了?她还没洗完锅呢。

  “妈……妈!”

  我看到那个中年妇女和老太太缓缓地扭过头来,向我招手微笑,召唤我过去帮忙。她依旧喃喃着:“让儿女们看看,看看我!”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遗忘与回忆、生与死的主题。通过描述一个邻里老妇的生与死,以及主人公与她之间微妙的情感纽带,故事引发了读者对于人际关系、人生意义和生命终结的深刻思考。作者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交织,使得故事充满了神秘感和悬念。主人公对邻家老妇的陌生与遗忘,以及对梦境中怪异景象的恐惧,揭示了人类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无力和迷茫。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令人动容。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主人公内心的恐惧、孤独、无助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梦境与现实相互交织的手法,展现了人类在面对死亡时的复杂心理。整体而言,这个故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丰富的想象力,引人深思。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死亡和人际关系的感人故事,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美好。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47/23823.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