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山野奇遇,灵异事件惊魂,上山禁忌揭秘

怪谈记
四五岁时,小沫在姥姥家采山包米时误入一破旧房屋,拔出山包米后生病,家人请法师作法解咒,最终病愈。故事反映了科技与高楼下的世界仍存有灵性,提醒读者避免在山上喊名字。

  这个被科技和高楼剥夺的世界,仍有灵性。这是我的好朋友韩小沫体会到的。她告诉我这样的一个故事。她说:“请不要将这个故事仅仅当成一场不可思议的经历,这是我难以忘却的回忆。”以下是她亲口和我说的。我就记录了下来:

  ";那是我四五岁时,虽然我的记忆很朦胧,但是那些事仍然清新。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那是快要到深秋的季节,我在姥姥家。姥姥家是四面环山的,深秋当然是丰收的日子了,我和姥姥妈妈阿姨姐姐们上山去采一些当地的野菜。最漂亮的是山包米了,山包米不是玉米,而是一种长的很像麦穗的植物,我和姐姐们都想采到,听姐姐说不吃的话,把它做成书签放在书里,还有一种山包米香香的味道。那是我才四五岁,更加觉得这种植物神奇,于是在充满诱惑下疯狂的想找到山包米。我不顾大人的管教,比她们跑的都快,我不想让人抢走我的山包米。

  那时小,在那样的树林子里跑也丝毫不会害怕,现在让我再去当然我是不会再去的了。

  在一个破房子前我发现有一株好像她们说的山包米,于是我不顾就把那个东西拔了出来,这是姥姥妈妈姐姐也找到了我,妈妈很生气的说我,怪我一个人在这里乱跑,妈妈说:“韩小沫,不许乱跑。”我被吓得手中的山包米都折断了。看包米断了,我就哭了,倒不是因为妈妈骂我。但是山包米的根根部分我还是留了下来。带回了家。

  回到家,我就感觉很不舒服,妈妈带我去医院,可是检查不出到底有什么毛病,那段日子我就是像做梦一样,一个月过去了,我还是不好,我留下的那段山包米无意间引起妈妈的注意,那段已经发黄了,于是妈妈问我姥姥是不是惹上什么脏东西了呢?因为妈妈姥姥当时还是比较迷信的,姥姥找我小姨,说找个人看看吧,小沫一直不好。

  妈妈小姨带着我来到一个法师的家里,大仙说我的眼睛里似乎还有一种恶狠狠的眼神,那不是正常的,于是妈妈把那段山包米给了法师,妈妈告诉法师,前一段时间上山了。法师还问妈妈在山上有没有喊我的名字,并把当时采包米环境说清楚,妈妈把那破房子什么的都告诉了法师,听法师说,好像是,那破房子里,有什么脏东西,顺着妈妈喊我名字进了山包米,跟我回家了。法师让妈妈倒着拿着山包米,并且蘸上白酒,那个脏东西就不能进家门了,法师又告诉妈妈什么事,我就迷迷糊糊的记不清了。

  只记得回家后,当晚下的雨好大,电闪雷鸣的,总觉得家里窗外有什么东西,可是又说不清,应该是半夜了,快到12点了,妈妈把我抱到楼下,从楼下把我背上来,并且把山包米给烧了,口里还说着,小沫回家了啊,和妈妈回家了。我就迷迷糊糊睡了。

  第二天我就什么毛病都没有了,法师告诉妈妈再也不能和我同时上山,也不要在回到那个地方,不要再山上喊我的名字。";

  小沫的经历让我更加相信世界还有另外一种东西存在,灵性依然在。还有记住一点,在上山玩,不要轻易的叫你的名字,否则……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引人入胜,充满神秘色彩。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韩小沫的童年经历,通过对自然和灵性的描写,展现了科技和高楼林立的世界中仍存的美好与神秘。故事中的山包米、破房子等元素,既具有象征意义,又具有现实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神秘。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悬念和恐怖元素,使故事更具吸引力。韩小沫的经历既令人担忧,又让人好奇。通过法师的解释,故事揭示了民间信仰和超自然现象的神秘面纱,引发读者对灵性的思考。此外,故事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韩小沫的父母在发现女儿生病后,并没有一味地责怪,而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最终让女儿康复。这种关爱和责任感,值得人们学习。总之,这个故事在讲述神秘与灵性的同时,也传递了关爱和责任感。它既具有娱乐性,又具有教育意义,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47/23885.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