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森殡仪馆,活人火化惊魂,冥婚禁忌,鬼节传闻,惊悚诡异夜!

怪谈记
爷爷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殡仪馆的恐怖故事,一位老人被误认为死亡后火化,却发出叫声,最终抢救无效死亡。他还提到关于冥婚、鬼节等迷信习俗,以及潮汕地区的鬼节禁忌和超度仪式,最后讲述了一个关于狗通灵的传说。

  前面爷爷和我说了回魂夜的故事,爷爷接下来给你们讲一个活人被火化的故事。

  爷爷以前在殡仪馆当过厨师,看见过活人被火化的事。

  某天,殡仪馆送来一位老人的尸体,在化妆师给他化妆以后,验尸工也检查了没有生命迹象。就拿去火化,在火化时,尸体发出了啊啊啊的叫声,当时把爷爷就吓坏了,赶紧叫来火化工。

  火化工赶紧把人拉出来,拿去抢救,不过都还是抢救无效死亡。

  后来因为这件事,验尸工还遭到严重的处分的。

  验尸工也不晓得怎么回事,当时检查的时候,的确是没有生命迹象的,难道是假死?

  哈哈,天晓得!

  爷爷在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阴魂的故事。

  爷爷那个时代的人都是比较封建,迷信的。这件事也是发生在我们邻村里的一件事。你们听说过冥婚没有。(也叫阴婚,圆坟,配骨,幽婚),这里面名目很多,反正晓得这个意思就行了。冥婚从很早就开始兴起了,好像先秦时代就有了。冥婚的意思就是死人和死人结婚,或则是一个大活人与死人结婚,里面混杂了红白喜事,这就要看当事者得意愿。

  也不晓得那个大仙说了这么一句:生时非夫妻,死后葬同穴。这些迷信的人,当时是很看重的。

  当时我们邻村有一个年轻女孩,早死,又加上生前没有配婚,这种事在我们活人看来是很可怜的,死后没伴。她家也算是有点钱的,就在我们村里同样也找了一个已死的男青年,给他们配婚,配婚还多正式,一样有彩礼,基本上跟活人的结婚差不多,就是闹洞房改成了圆坟。他们冥婚以后,两方的家人就是亲家了,也叫鬼亲家,跟正常的亲家一样往来。

  爷爷现在给你们将一个鬼节的故事。你们知道鬼节吗?传统的鬼节七月十四,可能大家都是知道的,还有一个六月六的鬼节,你们不知道了吧!

  以前跟爷爷一起上班的一个同事,他是潮汕的,我也是听他说起的。在潮汕,人们认为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地府鬼魂会跑到阳间挑西瓜回去消暑。但小鬼懒惰,往往抓人代挑。因此,潮汕人在这一天有禁忌:不到亲朋家串门,否则将会给亲朋带来不祥;晚上不能出门,更不能在野外露宿。

  潮汕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说今年是死者死后的第二年,必须给死者举行仪式,就是给他超度,做法,也叫“过桥”举行过桥仪式时,要准备西瓜,畜生,和米粉蒸的三寸宽,七八寸长的桥板和桥墩,还有一块狗舌头,达成的一座桥,也叫奈何桥,搭好以后,在开始念经,超度死者。

  所以在农历六月初五,有好多人也会选择在那天烧纸钱,所以大家看见那天烧纸钱的人,也不会觉得奇怪了。

  在爷爷老伴去世之前,总是说一些胡话,说是这一两晚上,总是感觉有人拉她的衣服,还经常梦到已死的亲人来接她,在她去世之前那一晚精神突然其嘉,跟我说了很多话,其中就说了一句,我明天就要走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当时我说,你都生病了,还走哪里去,当时没有反应过来,她说的走是这个意思。

  结果果不其然,第二天就已经安详的走了。

  传说阳间真的有着鬼魂的存在,也就有了我下面的这个故事:狗可通灵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融合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如冥婚、鬼节、超度等,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作者通过爷爷的讲述,将一系列离奇的事件串联起来,使读者在惊悚之余,也能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故事中的故事情节紧凑,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爷爷的叙述语言朴实生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故事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故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部分情节过于神秘,缺乏科学依据,可能会让一些读者感到难以接受。其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不够丰满,缺乏深度。总体来说,这个故事具有很高的可读性,既能够满足读者对神秘事件的猎奇心理,又能够传递出传统文化的魅力。但若要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还需在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上更加精细。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47/23942.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