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男子迷信招鬼,残忍行径引众怒,镜中无鬼却见人心

怪谈记
王二因好奇网上“见鬼”帖子,按照指示买狗、折磨并杀狗,挖眼后吞食,但最终在镜子前和各处均未见到鬼,发现被欺骗后愤怒地查阅帖子,发现众人对楼主的控诉和咒骂。

  王二是个非常迷信的人。一天,他上网时看到这样一个帖子——你想见鬼吗?他很好奇,就打开了帖子。帖子的内容如下:

  “大家是否想见鬼?我这里有个老方子——很灵验的。如果你够胆的话,可以按我的指示去做。不过,以后若出现什么后果,请自己负责!”

  下面便是发帖人列出的“见鬼”所需的几个步骤:

  “1:首先,你要买一只没有任何杂毛的纯种黑狗。”

  “2:在一个漆黑的晚上,你一个人在家不停地用鞭子抽它,让它始终用愤怒的眼神看者你。”

  “3:事后你带着狗去屠宰场,要屠夫当面把它杀了。然后,亲手把狗眼挖出来。”

  “4:挖出来的狗眼放进一个里红外黑的袋子里,捆紧。回家的路上需不停的念,我想要见鬼,我想要见鬼。如此反复,直至家中。”

  “5:把袋子放在家里一个不见光的地方藏起来。”

  “6:一个星期后,将袋子取出,然后拿出眼睛吃了它。这时你会先感到一阵恶心,再照照镜子,就能见到鬼了。”

  王二看到这里半信半疑,他忽然想起,自己家附近就有个黑狗市,每逢周末,总会聚集了大量的人和狗进行交易,自己何尝不试一试呢?

  这天,也正好是个周日,想到这,王二忙去了狗市,然后精挑细选,买了只钟意的卷毛大黑狗。

  回到家,他开始着手准备起各种道具:抽狗的鞭子,里红外黑的袋子,接着打听最近的屠宰市场,花钱雇杀狗的刀手。一番忙碌,等将所有的工作都做完,已经是两个礼拜后的事情了。

  这天,又是个周日,王二起床后迫不及待地从床底下翻出一个袋子。从中取出两粒乒乓球大小的物事,然后闭上眼睛,生吞下去。果然,他感到一种剧烈的恶心。

  接着,王二胆战心惊地来到镜子前,左看右看,镜子里除了他之外,连个鬼影子也没有。王二不甘心,锁了门去到外面。他先后去了城里的公墓,事故频发的街道口,甚至是几家殡仪馆,仍然是一无所获。

  晚上,王二回了家。

  他打开电脑,忿忿然地开始查找两周前看过的那个帖子。终于,帖子找见了。

  他一路浏览下去,只见帖子底下全是一片对“变态”发帖人的漫骂。并且王二发现,留言里竟然有一个跟自己有过相同经历的ID,在陈述自己的受骗经过,控诉楼主的无耻行为。

  而就在这个留言下面,王二见到了楼主唯一的一条回复。

  “见鬼。你竟然因为自己愚蠢的好奇心,残忍地杀害了一只无辜的小狗。这种事都干得出来,你还算人吗?谁说我在骗人!楼上的这位请重新去镜子前看看,里面的是人是鬼!”

  再往下看时,众口一词的漫骂没有了,所有的回复都在重复着同一句话:见鬼!见鬼!见鬼!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通过王二迷信的行为,揭示了一个荒诞可笑的迷信世界。王二因为好奇而盲目追随帖子上的“见鬼”方法,不仅伤害了一只无辜的小狗,还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恐惧和痛苦。故事中的讽刺手法使得读者对迷信行为产生反思,同时也警示人们不要盲目相信网络上的迷信言论。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作者巧妙地运用心理描写,将王二的恐惧、不安和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王二的经历,揭示了迷信行为的危害,使人对迷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故事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王二的转变过程不够自然,让人感觉有些突兀。其次,故事中的反讽手法过于直白,可能会让部分读者感到不适。总的来说,这个故事具有警示意义,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47/24108.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