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独自行路遇阴森坟地

怪谈记
小克每周一早独自上学,奶奶不再陪伴。途中,小克独自经过墓地,心生恐惧,但最终战胜恐惧,勇敢地走向学校。一年前,奶奶曾带他去祭奠母亲。

  小克住在农村,每个周一到周五的早上五点,他就要爬起床,等奶奶给他做好早饭,他就得乘着黯淡的天色出发去十几里外的学校

  一般这个时候,奶奶都会陪小克走一段路,送到村口,小克才会踏上一条笔直的水泥路,在奶奶关切的眼神中,小克的背影逐渐消失在路的尽头。

  这一天,小克与往常一样起来,在他往嘴里扒饭的时候,奶奶走过来说道:“克克,今天奶奶就不陪你走到村口了,你自己去吧。”

  “奶奶,今天为什么不送我了?”小克抬起头问道。

  “奶奶今天要去烧香。小克长大了,还怕吗?”

  小克知道,每个月总有那么一天,奶奶会约上村里的许多老人,一起去村西边的庙里烧香。

  吃完早饭,小克背上书包,一个人向村口走去。

  冬天的天色总是亮的晚一些,此时天还是青蓝色的,望过去小路两旁的水杉还只有一个个尖耸的轮廓,像一把把矗立的阳伞。夏虫的浅唱低吟在萧瑟的冬日里毫无踪迹,只有小克轻轻的脚步声证明了,这里还有生命在活动。

  平日里这一段路,小克都有奶奶相伴,所以他不觉得多害怕。但是今天,他一个人走在这条小路上。

  小克缓慢地走着,高大的水杉在两旁默默树立,微风吹动,树叶婆娑,小克的脸上也显现斑驳的树影。抬头一看,原来昨夜的月亮还在半空。树叶的声响有的时候听起来像人在身后的脚步,小克回头看看,什么都没有。

  尽管如此,他还是下意识加快了脚步,走得急了,脸颊上吹过的风也多了起来。终于,小克走到了让他害怕的那个转角。走过这个转角,马上就可以到村口了,但是每当他一个人看到转角边上那块高地,他就止不住地害怕。

  那块高地上有几个坟头。有些坟头是土堆,顶上用瓦片盖着,下面压着泛白的黄纸;也有几个坟头是砖头水泥砌成的小堡垒,两头往往各有一个孔。其中一个坟头上,那个花圈大概放置了很久,只剩了一些骨架,倚在坟堆上,发白的花都像被人揉皱了似的,躺在地面,在黯淡的天色中白的有点儿明显。

  风从水泥砌成的坟头的孔里穿过,发出呜咽呜咽的响声。小克伸出手抓奶奶的衣角,结果抓了个空。奶奶今天不在!小克加快了脚步,他不敢侧目,更不敢回头,只是一个劲地往前走,心里告诉自己:别怕,别怕,我长大了。

  走着走着,背后的风声越来越响,小克的脚步也越来越急。

  “这些风听起来就像有人在说话”,小克曾经跟奶奶这么说过。这个时候,奶奶都会拽紧小克的手,然后边走边念叨:“你安心地走吧,不要回来,我们都很好……”

  但现在,小克只有一个人,他感到有人在追他,却不知道逃向何处。他知道这些可能是错觉,但刮起的风,那听起来似乎在说“你等等我啊……”,这些又让小克觉得一切都那么触手可及。

  坟头上的花圈架倒伏在地,一朵白花飞起来落在了路上。小克越跑越快,但总是跑不出这一个小小的转角。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他紧紧地拉扯。

  “你放开我!”小克发出声嘶力竭的声音,“我要去上学!”

  那一朵落在路上的白花被吹了回去。

  然后,风停了。

  小克望了望高地上的那座坟,一撒腿跑向了村口。

  ……

  一年前,清明前夕。

  奶奶:“克克,我们去看看你妈妈,好不好?”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克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次心理挑战。作者通过对小克独自上学路上的恐惧和挣扎的描绘,展现了孩子面对未知和死亡时的恐惧与勇敢。故事以小克与奶奶的亲情为纽带,既展现了亲情的温暖,又揭示了成长过程中对独立和面对恐惧的渴望。在故事中,小克通过克服恐惧,最终实现了自我成长,表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面对现实、勇敢面对挑战的精神。同时,故事也以诗意的方式呈现了农村的自然风光,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温情和力量,富有感染力的故事,令人深思。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48/24547.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