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辉坐在地上恨恨地看着大虎拿着从他手中抢走的糖果离去。
眼角几度抽搐,可泪却始终没有流下,只是用手指不断地在地上画圈圈。口中还在嘀咕着,大虎,我让你生不如死。
不远处的老师摇了摇头,这孩子被欺负后从来没有哭过,只会在地上画圈圈,一圈又一圈。
有时想想这孩子挺可怜的,但也只是可怜而已,老师不会为他做任何事,毕竟大虎的爸爸是本市的市长。
阿辉白了老师一眼,离去……老师知道,阿辉总会莫名地帮助一个盲人……
可是,第二天,大虎的爸爸却因为肇事逃逸被逮捕了,据说是撞死了一个过马路的盲人。这次事情闹得很大,或许他马上变成“死”长,大虎也失去了往时的地位。任何人都可以欺负大虎!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那样做了,比如阿辉,他只是每天痴痴地笑着,口中念叨着生不如死。
而大虎在班中的位置则由另一个“公子”取代。
可是老师并没有放弃对大虎的关注,因为现在被欺负的是他。老师渐渐发现,大虎变了,变得和曾经的阿辉一样,一样不哭,一样在地上画圈圈,一样在画圈圈的同时嘴里嘀咕着什么东西,还有眼中那同样恨恨的光……
(狂海龙少/文)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了校园暴力、家庭背景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人性的复杂性。阿辉被大虎欺负,却默默承受,甚至不愿流露悲伤,他的坚韧与内心的痛苦形成鲜明对比。老师的冷漠反映了现实社会中权力的无力,而阿辉默默帮助盲人的善举,则是对这种冷漠的反思与对抗。大虎的爸爸因肇事逃逸被捕,使得大虎地位一落千丈,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这既是对大虎的惩罚,也是对权力与地位的不尊重的讽刺。故事最后,大虎与阿辉的心理状态逐渐相似,反映了人在困境中的相互同情与转变,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两面。作者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个真实、残酷而又充满希望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并不鲜见,故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引人深思,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