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冤魂:梧桐树下的恐怖传说

怪谈记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学校旁梧桐树的恐怖传说。传说文革时期,寺庙守庙人因贩毒团伙的逼迫,引其到邻居家中行凶,导致一家四口惨死树下。守庙人自责,不久后也自杀。后来,凶手回来赎罪,却同样命丧于此。树被视为文物得到保护。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从验证不过着却是我听到的第一个鬼故事,时间过去很久了也不是记得很清楚,这是我爷爷告诉我的。

在我们中学门口有一棵梧桐树很大,有两个成年人手挽手围起来那么大,到现在都还在,记得我刚升初中那会,爷爷带我去学校,他是学校的老师任教78年了,他和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以后不准到这来来玩,那是我还纳闷多凉快的地方怎么不让人来呢!

后来在学校时间久了,听到了关于梧桐树的各种传说,有人说以前文革的时候抓迷信的人所以很多和尚和尼姑吊死在树上,我们学校以前是一间寺庙,有人说以前没建学校的时候村里死的小孩子都全部放在树上了,我们哪里的风俗不满8岁的小孩死后不能入土只能放在树上或者山洞里面,说是入土了会变成怨婴回来带走自己的弟弟妹妹(这个说法到现在都有,不知道是哪里传来的)还有人说有一家四口被土匪杀死在树下,他们是枉死只要遇到八字吻合的就会被拉去做替身,总之搞是我走过树下都小心翼翼的总害怕突然一个小孩子掉下来了,或者看见一个和尚或者尼姑吊在上面。(我的中学不在我们村,所以以前不知道这些)

有次我下课看见几个老太婆在树下烧纸,我就跑去告诉我爷爷了,那时候爷爷听我说完马上拿出老黄历,翻了又翻看了又看,然后一直说着十年了,可怜啊可怜,那时候还以为我爷爷中风了呢!我问他到底那树怎么了,可是他一开始怎么都不告诉我,直到我说不告诉我我就半夜去爬树,呵呵!请原谅我从小就是假小子,后来爷爷给我讲了关于那棵树的秘密.......

那时候是文革时期,我们学校也确实是个寺庙的遗址,但是根本没有什么和尚尼姑,就一个守庙人,60多岁的一个男人,在寺庙旁边住着一家4口,这颗梧桐树就在这家人院子里,因为近,然后农村人又比较朴实,这个守庙人就经常到这家里去玩,久而久之这家人和这个守庙人就很好了,有一年毒瘤子,就是贩毒的,我的家乡在云南的边界小镇,毒品特别多这不是秘密了,呵呵,可能是为了逃公安的追捕带着毒品就躲进寺庙了,然后要这个守庙人做饭给他们吃,有4个人,那时候穷寺庙里面没什么吃的,他们就叫守庙人去偷,要不就杀了他,守庙人害怕了就对他们说,我一个庙里什么都没有,你们去隔壁吧!隔壁那家养了鸡还有鸡蛋和腊肉,那四个人就去了,守庙人因为害怕也不敢去和别人说,他以为他们吃完就走了,他就睡觉了。

第二天,天刚亮他被村里的人吵醒说那家人出事了,村长什么的都来了,他跑去一看一家四口全死了,死在梧桐树下,四个人嘴巴都被布塞的死死的,两个小孩被吊在树上,这家女主人一丝不挂的死在树根上,男主人身子在女主人旁边头却在猪圈里,总之特别惨,后来听说那个村半年都不敢关灯睡觉,那天看见的人好几个女的都不敢出门,后来文工队都就去把人埋了,那个守庙人像疯了,嘴里一直吵着是我害了他们,但是别人问他又什么都不说,还被抓去关了几天,放出来以后他也不去守寺庙了,天天在那棵树下自言自语,没多久就用裤腰带吊死在梧桐树上。

大概过了半年左右,那四个人又回来了,说是回来赎罪,从他们走后就天天做梦梦见吃梧桐树果,只要一闭上眼睛就看见一个老太婆拿着梧桐树果让他们吃,他们就去在神棍算,神棍告诉他们他们造孽了,除非亲自回来求得被他们害的人原谅,要不以后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不会长命,他们就回来了,回来那晚他们带了很多香纸去烧,可是总是点不着火,好不容易着一点就掉个果子下来把火砸灭,后来第二天村里人找了派出所的人去抓,到哪里人全死了,眼睛瞪的大大的,每个人嘴巴里面都有一个梧桐树果子,还说有个人命根子还被野狗咬了!

作者寄语:呵呵第一次写,写的不好请见谅,而且事隔多年又是小时候听我爷爷说的,很多记不住,我爷爷去世了因为想起他,也想起这个就写出来了,我也问过老家的很多人,包括我爸爸,他们都说那是他家进强盗了,还说强盗是哪个守庙人带来的,所以守庙人是被逼的不自杀就坐牢,对了,还说本来那棵树本来是要被毁掉的,可是砍几刀树就会流血,或者砍树哪个人就会手疼什么的,我上次回家偷偷用小刀去割了几下也没什么,现在被当着文物一样保护起来了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虽然真实性难以考证,但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难以忘怀。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恐怖氛围的场景。故事中关于梧桐树的传说和守庙人一家四口的悲惨遭遇,以及毒瘤子和被村民埋葬的事件,层层递进,引人入胜。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守庙人的善良与恐惧、村民的恐惧与绝望,以及毒瘤子的残忍与悔恨,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悬念和对比,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此外,故事中的民俗文化元素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关于不满8岁小孩死后不能入土、怨婴的说法,以及砍树时树会流血或手疼的传说,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总体来说,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民俗文化元素丰富,值得一读。虽然故事的真实性无法验证,但它所蕴含的恐怖氛围和文化内涵,足以让人回味无穷。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54/42783.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