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楼双胞胎女孩,深夜惊魂遇鬼缠身

海涛法师
那年冬天,对面楼新搬来母女,女儿娇柔可爱。我羡慕她,想交朋友,却未及结识,她便因煤气中毒身亡。我因恐惧常幻见她,冬至买菜时再次遭遇,以为是鬼,用倭瓜击打,她却喊疼并嘲讽。后得知她是双胞胎姐姐,妹妹不幸去世。我因恐惧和敏感产生了幻觉,却闹出笑话。

那年冬天,对面楼新搬来一对母女。母亲没什么模样,姑娘倒娇柔可爱。因为楼层相同,所以我只要趴窗就能看见那对母女的情况。我经常看见母亲在阳台和厨房忙碌,姑娘则在房中读书。我很想跟姑娘成为朋友,那样上街或游园就会有人陪我一路到家了。

然而,没等我与姑娘结识,她就死了。据说是母亲不在家,姑娘回来准备饭菜,把汤坐到灶台上就进屋看电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结果汤溢火灭煤气中毒,等母亲回来发现时已晚。

婷婷少女,正是花季,稀里糊涂就死了,心里一定充满怨气跟不甘。《对面楼里的姑娘》中的情节反射似的映入我的脑海,我开始竭力避免看见对面楼,甚至对面楼的每个人。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回避就越经常遇见,我越是不想看见对面楼的一切,那一切就越往我眼里挤。这也许就是敏感的缘故,姑娘都死十天了,我还常见她在对面楼的屋里晃来晃去。我肯定自己是因恐惧产生了幻觉,为保尊严没和任何人说。

这天冬至,天空堆满乌去,北风飒飒,下着轻雪。我奉母命出去买菜,路过对面楼时突然刮起一阵阴风,接着楼里走出一个女孩儿,正是死的那个姑娘。

我想尖叫,但我又怕那只是我个人神经质,所以咬牙闭眼一通狂奔。再回头,姑娘没有了,我长松口气匆匆买了东西往回走。

一阵很大的风迎面吹过,我本能地背过身躲避沙尘、杂物,与此同时,对面楼里的姑娘闯入我眼中。她的表情是那么忧怨,手里拎着东西一步步朝我走来。我再也无法劝自己相信那是幻觉了,我怀疑她可能感触到我之前想跟她交朋友才一次次在我面前是现身。

我想跑,怎奈腿剧烈颤抖,努力半天却没出多远。她就要到我近前了,很可能拽我去冥界做朋友,我不能坐以待毙,我要垂死一搏。司马南说过真遇见鬼也不用慌,最多被他杀死同他一起变鬼再找他算账。

我用这句话给自己打气,紧握刚买的长条倭瓜,在她走近我时没有任何前奏地大喝一声一倭瓜拍向她的头。由于内心恐惧,她躲得麻利,倭瓜未能命中其头,而是砸在她的肩膀上。

尽管如此,这一击的力量仍不可乎视。随着倭瓜的断裂,她“哎哟”一声跌在地上大放不满。

奇怪,鬼还知道疼,还懂得理辩?我心里纳闷,恐惧仍没减轻,只是不想一跑了之了。我想把事摆清,她以后就不会再缠着我。

借着她又一次疑怨,我反问她干吗总缠着我,我是想跟她交朋友,但那前提是她必须活着。

她听完我的话愣怔片刻,而后态度更加暴躁,并且充满嘲讽,“你这人是不是真有病?我走这条路回家不行啊?凭什么说是跟着你?人交朋友的前提当然是对方活着,难道你认为我是鬼?”

她的话外音令我本能意识到什么,恐惧一下减少,脸悄然发烧。“你不是后楼死那姑娘?”

“当然不是!死那是我妹妹,我是她姐。我们是双胞胎!”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怎么就忽略双胞胎这茬儿了呢?平时不见姐姐,可能人家在外地读书或有别的事。我确实有病,而且是脑袋有病。这一闹招来不少围观者,我的人算丢到家……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一个悬疑的设定开篇,通过对面楼母女的日常观察和女孩的意外死亡,营造了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氛围。叙述者的敏感和恐惧,以及对对面楼女孩的复杂情感,使得故事具有心理恐怖的元素。然而,故事的高潮部分转折略显生硬,尤其是当叙述者用倭瓜攻击“鬼”却意外发现是活人时,情节的突然转变让人有些出戏。叙述者的内心挣扎和恐惧被细腻地描绘出来,但故事在揭示真相时显得有些仓促,缺乏足够的铺垫和情感铺垫,使得读者在情感上难以完全投入。此外,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如“鬼知道疼”和“鬼懂得理辩”,虽然增加了戏剧性,但也让人对故事的真实性和逻辑性产生疑问。总的来说,这个故事在营造紧张氛围和描绘人物心理方面做得不错,但在情节的转折和情感的深度上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能在这些方面进行更细致的打磨,故事的整体效果会更加出色。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56/70431.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