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君子斗不过小人,小人躲在暗处,君子身在明处,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小人招法各异,抓住了你的弱点,发起攻击,那个精、准、狠,常常弄得人防不胜防,拿这些小人无可奈何,对小人惹不起,也躲不起。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互相征伐,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狼烟四起,战火遍地。
这一年,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为振奋士气,交战的头天晚上,华元吩咐给将士们加餐,每人一大块羊肉排骨。
当晚,将士们领了羊排骨兴高才彩烈地啃了起来,只有华元的车夫羊斟在一边喝凉水,原来华元军务繁忙,忘了让人给羊斟一份羊排骨。羊斟见其他人吃得满面红光,自己却被晾在一旁,不禁气不打一处来,心想: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跟着领导好处多,这倒好,连份羊排骨都吃不到,这不是有意糟践人,不把我当人,看不起我吗?他越想越觉得生气,就打定了主意,以牙还牙,第二天作战时给华元点颜色瞧瞧。
第二天,两军交战,双方摆开了阵势,捉对厮杀起来,正在激之时,羊斟忽然一甩马鞭,架着马车就风驰电掣般地向郑军驶去。华元大惊失色,对华元说:“你疯了,那边是敌营呀!”羊斟回过头来说:“昨晚你有权不让我吃羊排骨,今天我有权让你当俘虏!”就这样,羊斟驾驶着指挥车径直进了郑军的大营,华元想了一宿的计谋还没来得及用上就稀里糊涂地做了俘虏。
华元做梦也没想到,就这么一块羊肉排骨,在他看来就那么一块无关紧要的羊肉排骨,就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小人的威力真的不容小觑。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宋国,揭示了即使是一块羊肉排骨这样的小事,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华元作为宋国的大夫,本应细致周到地照顾到每一个下属,却因一时疏忽,忘记了给自己的车夫羊斟分发羊肉排骨。羊斟的怨恨和报复行为,最终导致了华元的失败和被俘,这个故事提醒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待下属应当公平公正,不可因小失大。
同时,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小人心理的危险性,小人往往因为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怀恨在心,一旦有机会便会发起攻击,其行为的精、准、狠往往让人防不胜防。这也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当警惕小人的存在,避免因小失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故事中羊斟的行为虽然可以理解为对不公正待遇的反应,但其报复性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因为它不仅伤害了他人,也损害了自己的道德底线。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公平、尊重和理解对于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都是至关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