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夜行遇鬼:智破鬼打墙,化解冤魂得举人

怪谈记
明朝秀才吕某不信鬼神,夜行时遇女鬼索命,后得知女鬼为求超生而害人,吕某以孝道劝阻,并念咒使其开悟,最终救下另一女子,吕某因此高中举人。故事源自袁枚《子不语》。

明朝和清朝时期,流行妖魔鬼怪小说,谁要是中了状元,必定是前世做了功德,谁要是不得好死,肯定是因果报应。传说多了,走夜路都心惊胆战。

但是,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姓吕的秀才却不信邪。有一天去城里举人表哥家做客后,要连夜回家。举人表哥说,天色已晚,怕遇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还是天亮再走吧。秀才说,鬼不可怕,人才可拍,真遇到鬼了,我也能把它吓跑。

举人表哥挽留不住,秀才就上路了。走着走着,就见月光下,有一个涂脂抹粉漂亮的女子拿着一根绳索朝他跑来。见那女子脚不沾地,秀才背皮一麻,果然遇到鬼了,但他并没被吓着,迎面走去。他不躲闪,那女子反而吓了一跳,闪避到路旁的一棵树后躲起来。女子太慌张,手中的绳索被树枝挂掉在地上,秀才捡起来一看,绳子颜色晦暗,散发着浓浓的血腥味,心想这应该是一个吊死鬼。秀才也不管树后藏着的女鬼,将绳子揣进怀里,继续赶路。

女鬼突然从树后飘出来,挡住去路,秀才往左,女鬼也往左,秀才往右,女鬼也往右,反正就是不让秀才走。秀才读过一些描写鬼怪的书,知道这叫“鬼打墙”,心中有数,更不怕了,于是凝神屏气撞向挡路的女鬼。女鬼没料到秀才敢撞她,扯长声音怪叫一声,变成了披头散发、浑身鲜血,舌头吊得老长的厉鬼,张牙舞爪地扑向秀才。

秀才哈哈大笑:你先是乔装打扮用美色迷人,然后又阻挡去路,现在又化作恐怖模样吓人,三招都用完了,也没有吓住我,你还不速速退下!

女鬼一愣,又是长啸一声,变回原形,跪倒在地说:我是城里的施姓女子,因和丈夫吵架,一时气急,上吊自杀。今天听说城东也有一女子和丈夫一日三吵,就想去引诱那女子寻短见,做我的替生之人。没想到半路上遇到秀才公,捡去了我拿她性命的勾魂绳索,所以特请秀才公归还,事成之后得以超生。

秀才怒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你自行了断,已经做错,再去害人更是一错再错。

女鬼哭道:若不害人,除非我夫家替我做一场法事道场,请高僧多念《往生咒》,也能度我超生。可夫家贫困,根本无力操办……

秀才大笑:如此说来,何须高僧,秀才我便能为你念《往生咒》,助你化解冤怨,获得超生。于是,正色念道:好大世界,无遮无碍,死去生来,有何替代!要走便走,岂不爽快!

如此反复念叨,女鬼恍然开悟,拜谢而去。

秀才因为度化野鬼,间接救下城东女子一命,后来在清朝乾隆年间参加乡试,高中举人。

后记:本文根据清朝乾隆皇帝时期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袁枚所着的《子不语》记录改编。

自古以来,人要是害起人来,比鬼胜过千万倍。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清朝乾隆年间的社会背景为背景,通过吕秀才与女鬼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勇气。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引人深思。首先,吕秀才在故事中展现了坚定的信仰和勇气,他不信邪,敢于面对鬼怪,这体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品质。其次,女鬼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她既狡猾又可怜,让人既恨又同情。此外,故事还揭示了因果报应的主题,强调善恶有报,让人反思自己的行为。故事通过吕秀才与女鬼之间的互动,传递了正能量,倡导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坚守信念,同时也要关爱他人,行善积德。最后,故事以吕秀才高中举人的结局,展现了善良与勇敢的人最终会得到回报,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总之,这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寓意深刻,既有娱乐性,又有教育性,是一篇优秀的民间故事。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minjianguishi/202412/36020.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