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之鬼:天津陈景初的惊魂夜

怪谈记
陈景初夜宿山东寺院,四周躺着饿死鬼索要赏钱,他哈哈大笑,以一枚大钱打发。独西厢棺中鬼手肥白,索求无厌,直至两贯钱断绳散落,方才缩回。晨起,他笑谈鬼吏贪婪,未料东厢鬼叹,钱赠僧人以作房资。

萧山陈景初,长久客居在天津。后来整顿行装回家去,路过山东界。当时,正是饥荒之年,无数穷苦百姓都饿死了,旅店的生意十分萧条,店主也不敢留客人住宿,害怕有人死在店中。

陈景初找不到旅店住宿,就投宿到一处寺院中。

见寺院的东厢房中停放着三十多口棺材,西厢房中也有一口,安安稳稳地单独一口放在那里。

三更天之后,棺材中全都伸出一只手来,都是无比焦黄瘦瘠,只有西厢房的那口棺材中伸出来的那一只,稍微觉得肥白。

陈景初向来对自己的胆力颇为自负,左右看了一下,笑着说:“你这等穷鬼,想是手头紧了,都来向我讨钱了?”

于是,解开囊袋,选一枚大钱送给他们。

东厢房中鬼手得到了钱,全都缩回去了,西厢房的那一只鬼手依然伸着,像是还想要的样子。

陈景初道:“一文钱恐怕不满你的意,我当再多给你一些。”

增加了到了上百枚,那鬼手依然兀立不动。

陈景初恼怒起来,说:“你这鬼真是贪得无厌了!”直接提了两贯钱,放在他的手掌手,鬼手顿时就往回缩了。

陈景初觉得很惊奇,拿过灯来,靠近过去,四处照看,见东厢房的棺材上都写着是饥民某某等字样,而西厢房那口棺材上则写着的是某个县的典史某公的灵柩。

陈景初感叹道:“饥民无大志,一枚钱便能让他们心满意足了,而官吏向来接受人家的大礼惯了,不到一定的数目,是不会收手了。”

接着,听到钱嘎嘎散落在地上的响声。

原来,棺材的缝隙颇窄小,鬼手在里面强力拉,钱怎么也进去不了,绷地一声,串钱的绳索便被拽断了,一枚枚的钱散落得满地都是。

鬼手又从里面伸出来,向四面捞取,可是怎么也够不着,只摸了一个空。

陈景初看着,不觉感到好笑,说:“都怪你贪心太重了,最后只剩下一只空手,反而还不如他们器量小的人,还留得一文钱看守口袋!”

然后,鬼手还是掏摸不已,好像很舍不得的样子。

陈景初拍掌大声说道:“你生前接受了两贯钱,便坐在衙门中打屈棒,替豪门作犬马,到头来钱财又积攒在那里?今何苦又做出这样的鬼态?”

话还没说,就听到东厢房的鬼长声叹气,好像在感叹什么。而那只鬼手也缩回去了。

天亮了,陈景初策马上路,把散落在地上的钱,奉送给寺里的僧人作为房资。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鬼故事以一种深刻而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腐败。故事的情节设计巧妙,通过陈景初的遭遇,揭示了饥民和官吏之间的对比,以及他们对待金钱的不同态度。故事在氛围营造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描述棺材中伸出的鬼手,以及陈景初与鬼手的互动,都让人感到紧张而恐怖。同时,故事中的环境描写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如饥荒年代和萧条的旅店,都增强了故事的氛围。在角色塑造方面,陈景初的形象鲜明而生动。他自信而勇敢,敢于与鬼手开玩笑,同时也具有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看出饥民和官吏之间的不同。这个角色的塑造使得故事更加有趣和引人入胜。这个故事给我带来的情感共鸣是对于贪婪和腐败的深思。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在人世还是在阴间,贪婪和腐败都不会带来幸福和满足。同时,故事中也展现了陈景初的善良和慷慨,他不仅把散落的钱物送给了寺里的僧人,也表现出了对于那些饥民的同情和关心。总的来说,这个鬼故事以其深刻的情节设计、紧张的氛围营造和鲜明的角色塑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让我对于贪婪和腐败有了更深的思考,也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和慷慨。这是一篇既具有专业性又充满文学美感的鬼故事。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minjianguishi/20246/35247.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