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自己斟了一杯香槟,酒液澄清芳香,色泽如蜜,我抿了一口,陶醉地眯起眼,感受着喉间的醇美,飘飘欲仙,不由在心里感叹:这就是我一生中难以抗拒的诱惑。
“刚进公司的小人物,也配喝这个?”一向排挤我的妍姐抢过我手中的酒瓶,满上后一饮而尽,颇为得意地问我,“你知道咱们公司原来是哪儿吗?”
“是哪儿?”
“是医院呐,”妍姐边说着边向实验楼一指,“那儿的地下室,原来是太平间,闹鬼呢!”
“不可能的!”我向来对灵异事件嗤之以鼻。
“你不信,敢不敢跟我去逛逛?”
“有什么不敢的?”
实验楼的地下室终年黑洞洞的,下班后整幢楼都悄无声息。我和妍姐推开尘封的门,用手机照明,长长的走廊似要将人吞没。
妍姐的脸在手机的亮光中斑斑驳驳,光线将她的双眼映上奇异的色彩,像两簇阴沉的火焰:“你知道吗?几乎所有的鬼都在拐角出现呢。”
“那我走前面好了,”我轻松一笑,率先走过拐角,回头冲妍姐招了招手,“根本不吓人嘛!”
妍姐抬头望着我,黑亮的长发披散在肩,手机的亮光影影绰绰照出墙上有一个相框,照片看不太清。
猛然,手机光线一抖,我们陷入了纯粹到充斥着死气的黑暗当中。
“手机没电了。”妍姐声音里透出诡异的干涩。
“呵呵,”我轻笑,“妍姐,你在拐角看见了谁?”
未等她回答,我已伸出手,合上了她惊惧而呆滞的眼睛,没了生命的她倒在地上,扬起一阵灰尘。
“哎呀,照片脏了。”我一边抱怨着一边擦拭着墙上的相框,照片中的我,微笑已经泛黄,但下面的字迹清晰如旧:因酒精中毒,抢救无效,死于2002年4月1日。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其出人意料的情节和紧张的气氛,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悬念和恐怖元素,将一个看似普通的香槟饮酒场景,逐渐引向一个惊悚的谜团。主人公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跟随妍姐进入实验楼的地下室,最终揭示了真相,让人毛骨悚然。故事中的人物塑造也颇具特色,主人公在面对未知和恐惧时,表现出了勇敢和冷静的一面,而妍姐则是一个充满神秘和诡异的角色。整个故事情节紧凑,节奏把握得当,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紧张和刺激。此外,作者在描写场景和氛围方面也颇具匠心,通过对黑暗、恐怖等元素的刻画,为故事增色不少。然而,故事结尾略显仓促,未对某些细节进行深入挖掘,使得故事的整体完整性稍显不足。总的来说,这个故事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紧张的情节,为读者带来了一场惊悚的阅读体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恐怖元素,将一个普通的场景转变为一个充满悬念的谜团,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