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眼复仇:千金大小姐的残忍布局(11)

黄粱一梦
描述了一个警察审讯的场景,其中主人公被指控涉嫌毒害刑警队警员林俊,但实际上这是她为了引出真凶而设下的圈套。审讯中,警察询问了一些问题,但主人公保持镇定,面带微笑,以律师在场为由拒绝回答。警察试图用矿泉水瓶的拧开情况作为证据,但主人公清楚这是警察栽赃陷害。最后,在律师的帮助下,主人公顺利离开了警局。

  11

  审讯时,他们都戴着耳麦,因为外面的领导随时会给他们下达命令。

  不知外面的人说了些什么,阿奇立刻收敛了自己的情绪。

  林俊继续问:“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喜欢喷香水。”

  “这是我的自由。”

  “据说有一款 法国进口的香水,号称香味千年不散。”

  “怎么可能?那不过是个宣传的噱头。”

  “对,那肯定是噱头,可是既然以此当噱头,自然在香水配料上有一定的讲究,香水的味道可以散去,可是香水的成分是可以留下证据的。”

  我不解地瞧着林俊,他拿出一个精致小巧的紫色香水瓶,问我:“女人是怎么喷香水的?”

  “看来林警官确实打算与『案子』结婚生子,这么大的年龄了,难道对女人就丝毫没有了解?”

  我故意讽刺他,但他并不介意。

  他拿起香水瓶往空中喷了几下:“有些女人喜欢这样,将香水往上空喷,让香水自然地洒落在身体上,这样香味均匀又自然。”

  他又把香水轻轻地喷在手腕内侧,说:“有些女人喜欢把香水喷在手腕内侧,然后用这个部位轻轻地揉到某个部位,如耳后。”

  他问:“你是怎么喷香水的?”

  我自然是第二种。

  第一种适合纯情小女孩,而渴望爱情的女人都知道,某些部位散发出来的香味,更能刺激男人的荷尔蒙。

  我没有说话,林俊拿起阿奇手中记笔录的笔,开始模仿盲文的记录方式,解释说:“盲文的书写与我们正常书写的用力是不一样的,你认为盲文书写时主要靠哪里运力?”

  我的眉头忍不住地皱了皱,我回忆着那天的情景,当时藏青就坐在我的身边

  他问我:“你为什么会盲文?”

  “我会得很多。”

  即便我知道他什么都看不见,但我依旧很谨慎。

  我特意佩戴了变声器,杜绝他通过声音识破我身份的可能性。

  我还特意穿了增高鞋,在双腿上绑了沙袋,杜绝他通过听觉识破我的身高体重,从而推断出我是个女人。

  可我似乎忽略了他的嗅觉,所以,在香水上,我没有特意去避忌。

  假设我把香水涂在了手腕内侧,那书写盲文时,我手腕内侧是全程接触盲文纸的,即便我担心留下指纹、汗渍、掌纹等,特意戴了手套,但依旧挡不住香水的渗透。

  可即便如此,这么长时间了,香水的味道早就挥发了,哪怕不小心留下了某些成分,那剂量也会少到无法检测。

  “你是不是认为不可能留下证据?”

  林俊一眼看穿我的想法:“可你千算万算没有算到盲文纸的材质,这种特殊的纸张刚巧可以与这款香水发生反应,所以,时隔大半年,这本盲文上突然多了这些玫红色的斑块。”

  “就算这样,又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林俊说:“这款香水在国内只销售了五十瓶。”

  “所以你认为买过这款香水的人都有嫌疑?”

  “这款香水是高端奢侈品,限量又实名,琦大小姐,你认为这能不能当做证据呢?”

  听到这里,我的手微微有些发抖,不过我立刻控制住了,故作镇定地问:“这只能证明,我的香水接触过这本盲文日记,并不能证明我这个人接触过,也许有人偷了我的香水也不一定呢?也许,我把香水送人呢?”

  林俊立刻将盲人日记合上了,问我:“所以,琦大小姐,谁能够偷到你的香水?你又会把香水送给谁?现在你需要交代这个。”

  我实在说不出什么话了,我只能说:“我有权保持沉默。”

  林俊挑唇一笑:“你当然有权保持沉默,但不意味你的沉默就能终止我们的调查,现在我们有权调查你的一切,包括但不限于你的房子、车子、银行账号、公司业务往来、通讯记录等等,我很想知道资本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更想知道,法律面前,谁能拥有特权?”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作者巧妙地将悬疑、犯罪和情感元素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故事以琦君的视角展开,揭示了其内心深处的黑暗和扭曲。琦君作为一个拥有亿万家产的大小姐,却因为得不到林俊的爱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她为了复仇不择手段,甚至将自己的亲弟弟推向了深渊。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和极端的行为,让人对人性产生了深深的质疑。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琦君、林俊、琦华等人物性格鲜明,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社会底层和上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经历,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故事的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起。作者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琦君的世界,感受其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同时,故事中的情感描写细腻入微,让人感同身受。总体来说,这个故事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一部悬疑犯罪小说,更是一部对人性和社会的反思之作。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changpianyehua/20241/39173.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