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几天后,警方把从韩雨店里拿走的东西,全都原封不动地还了回来,这就说明他们没有找到任何疑点。
我松了一口气,这个过程比想象中的更加煎熬,我已经几天没睡好觉了,脑子里全是自己锒铛入狱的画面。
警方没有刑事立案,这就是我们的胜利,没有刑事立案就不会拘留,也不会有所谓的“大记忆回复术”。
只要韩雨摆脱了嫌疑,接下来警方就会往离家出走这个方向靠,全国走失儿童那么多,刘启也没有特殊到需要警察铺天盖地去找。
至于刘启的父母,他们根本不会追根究底,我听说他们各自都有外遇,对儿子不闻不问。
自从刘启的奶奶死后,这对极品父母,每天甩给儿子二十元钱让他自生自灭,刘启杀人后他们更是懒得回家,都想把孩子推给对方。
小琦的悲剧,一半与这对失职的父母脱不了干系,遗憾的是法律并不能惩治他们。
故事评价:这个鬼故事以其精心设计的情节、紧张的氛围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故事从一起令人不安的儿童绑架案开始,逐步展开为一个关于复仇和道德困境的复杂叙事。在情节设计上,故事以一种悬疑的方式展开,逐渐揭示了刘启这个角色的邪恶和冷酷。他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罪犯,而是一个有着扭曲心理的凶手,这种设定为故事增添了深度和紧张感。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看到了韩雨母女悲剧的后果,以及主人公在道德和法律之间的挣扎。故事中的氛围营造非常出色,通过对儿童乐园、烂尾楼等场景的描述,以及刘启和韩雨的心理活动的刻画,营造了一种压抑和恐怖的氛围。特别是在描述刘启的行径和韩雨的复仇时,故事达到了紧张和惊悚的高潮。角色塑造方面,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鲜明而深刻。刘启作为一个邪恶的儿童杀手,他的存在为整个故事增添了紧张感。韩雨作为一个失去女儿的母亲,她的复仇行为引发了深刻的道德讨论。主人公作为一个普通人,在道德和法律之间的挣扎,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这个故事给我带来的情感共鸣是复杂的。一方面,我对刘启这样的罪犯感到愤怒和恶心,另一方面,我对韩雨的复仇行为感到同情和理解。这个故事让我思考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以及人们在极端情况下的选择。总的来说,这个鬼故事以其精心设计的情节、紧张的氛围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引发了我对道德和法律的思考。它不仅是一个惊悚的故事,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