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后坟头蘑菇,全家上吐下泻,老王被戳破亏心事

凝波
在东北农村,夏天大姑娘们喜欢上山捡蘑菇,而王家智力不足的小儿子二虎常跟着她们。第一次捡回的全是狗尿苔,挨了打;第二次学认蘑菇,却只捡了少量小蘑菇。当他迷路在西山坟地旁捡到一筐蘑菇回家,全家人却中毒上吐下泻。找来刘奶奶,她点香问后得知那片坟地埋着老刘家老头,因王家当年下药害牛而受惩罚。家人烧纸道歉后病愈,二虎从此不敢再捡蘑菇。故事以因果论点明:恶果源于自身亏心事,不做亏心事便无畏恶鬼。

夏天农闲的季节,农村的大姑娘们最喜欢的活动除了结伴去河里洗衣服洗澡,就是一起上山捡蘑菇了。

一阵暴雨过后,次日只要见了太阳。家家户户就开始派人上山了。早上只见大姑娘小媳妇们都挎着编筐,扎着头巾,三个一群五个一道的上山采蘑菇。运气好手快的一天拣个三五十斤的都有。

第二天拿到集市上或卖或换东西。品相不好的就留着自己家炒着吃,再就是晒干了留着冬天做菜。不过这活一般都是女人去干。东北大男子主义奉行的农村,一个大老爷们撅着屁股在山上鼓捣蘑菇会被人耻笑的。

万事都有特例。李家屯就有这么个二货。就是村里井边的老王家小儿子。这孩子生下来智力就不大好,做事反应都慢半拍。同龄的小子们都不愿意和他一块玩,家里也怕别的男孩子欺负他,慢慢的这孩子就跟一帮小姑娘混一块了。

男孩子都在爬树掏鸟窝的时候,他和一帮小姑娘玩过家家。后来除了这帮姑娘洗澡他不跟着,什么事情他都跟着一块掺乎。王家也没姑娘,这拣蘑菇的事他愿意去也乐得家里多道菜,就不拦着。但第一回去就闹了个大笑话。

这个二虎上山前也没人教他区分蘑菇和狗尿苔。上了山他就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走,你想想人家前面都把蘑菇捡完了,还能有剩下的么?他就看人家不捡的像蘑菇的东西都采了扔筐里。

等大家都采差不多下山了,他也拎着个满满的篮子高高兴兴的下山回家了。王大妈远远的看着他吃力的提溜个篮子还挺高兴,想着这儿子终于有点用了。到家往地下一倒,这股子狗尿苔骚哄哄的味儿啊,一篮子一个正经能吃的蘑菇都没有!给他爸气的把他一顿抽。王大妈心疼的护着,怨不了别人啊,谁叫自己儿子脑袋不灵呢。

第二次他学乖了。先找个姐姐,让姐姐把平常常见的蘑菇采几样给他看,他就照着这个拣。那姑娘实在,就捡了榛蘑和粘团子(东北一种蘑菇,学名似乎是圆蘑,刚摘下来外层一层黏黏的薄膜)两样蘑菇给他。他就捏着这俩蘑菇,恨不得趴树下对照看。

这样一来他的速度明显就不如常上山这些姑娘们了。一会的功夫就被远远的拉在了后面。山里孩子野,他也不怕,就仔仔细细的到处搜寻人家没过眼的或者不稀罕捡的小蘑菇。大半晌过去了,一个土筐才垫一点底,还都是些小的烂的。他就想着坐下歇歇气。

这一歇气就迷迷糊糊的着了。然后他就看到一个小老头冲他摆手,给他往西边指说这边有蘑菇。他醒了还真就信了,直着往西走。这山路都是平时常走才有的,他往西走都是草丛和灌木丛。这家伙莽实劲上来,披荆斩棘的就直着往西趟。越过一片灌木丛,嘿,真叫他碰上了,这一片很背平时没人来,左边树丛下一个突起的小土包下,一簇簇的蘑菇水灵灵的。把王小子给乐的,上去就往筐里拣。这一片竟然让他捡到半筐。捡完了就高高兴兴的回家。

王大娘本来就没抱着希望他能捡到蘑菇,已经把下晌饭做好了,炖的豆角。等他回来一看,大半筐还真是蘑菇,仔细挑了一下,没有有毒的。(这孩子实诚,不认识的一概不捡,就捡了那姐姐给他的那两样)王大娘高兴,特地从棚子拿出了些肉干,现炖了一锅蘑菇肉。一家子晚上高高兴兴的吃了。

结果半夜,一家子上吐下泻折腾开了。想了半天只能是蘑菇有问题。王大爷一着急又要抽儿子,王大娘赶紧护着,说:“捡来的蘑菇都仔细看过了,都是没毒的,粘团子和榛蘑。不定是别的东西吃坏了。”

一清早的就把赤脚张找过去了。赤脚张看了看,说不是中毒。可这一家子连着折腾了一晚上加一早上,到中午还不见好。于是王大娘就托人找刘奶奶来了。

老太太踮着小脚过来,点香向自己家里拜拜,嘴里叨咕了一阵,然后就问王小子在哪里拣的蘑菇。王小子已经躺床上没力气了,还是说:“就在西山上,背风的沟里,张家苞米地对面啊。”

老太太一拍大腿说:“这不就对了么。老王你想想那片埋着谁呢?”王老头一想才明白,那片就一个孤坟,是村头老刘家的老头子荒坟。这两年老刘家都不怎么上坟,那片估计就长草长蘑菇了。这小子在坟头上拣蘑菇吃,还能有好?说着又要冲过来抽儿子。

老太太忙拦下说:“这坟头蘑菇不好吃也是应该,不过今天你家这事还是怨你。你说你当年都干了点啥亏心事吧。”老王头唯唯诺诺的嘀咕了一会,过会儿才说:“当时和老刘家分地界,我家吃亏了,我不愤劲,给他家牛下了点汆稀药。不过那牛也没死啊,就耽误他家干活了。”

老太太一翻眼皮说:“这就是你缺德做亏心事了。人家老头也没想着你家死人,要不咋能这样呢?你家也就汆汆稀屎,折腾两天就好了。等好了给人家坟前道个歉去。那老头子心眼小得跟针鼻似的。这口气人家死了也得出呢。”说罢,也不要鸡蛋了。拍拍褂子就走了。

果真,老王家全家拉稀拉了两天,没吃啥药就好了。老王头买了些烧纸,拖着拉软的腿颤颤巍巍就上山烧纸去了。烧完纸这心结也算解了。只不过王家老小从此再也不敢上山拣蘑菇了,更不吃蘑菇了。

怎么说呢,楼主比较相信因果。说世上有恶鬼,却也要想着恶鬼从何而来,为何作恶,那么最终追求的因只怕还是会找到自己身上。所谓恶鬼,不过是你种下的因结的果而已。不做亏心事,哪怕鬼敲门呢?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通过描绘农村妇女上山采蘑菇的场景,引出了一个智力稍低但心地善良的年轻人“二虎”的故事。二虎在采蘑菇过程中闹出笑话,但最终却因为误在坟头捡食了“有毒”的蘑菇,导致全家上吐下泻。通过赤脚张和刘奶奶的介入,揭示出这其实是二虎父亲过去做亏心事(下药害牛)的因果报应。故事以二虎一家因此病愈,父亲去坟前道歉为结局,强调了“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的因果报应观念。故事的优点在于细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二虎的憨厚和父亲的悔过让人印象深刻。同时,故事通过因果报应的主题,传达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然而,故事的结局略显突兀,尤其是刘奶奶的出现和解释,感觉像是为了印证因果而设计的,缺乏更自然的过渡。此外,故事的深层寓意虽然明确,但表达上可以更加细腻,以增强感染力。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寓意深刻、引人深思的小故事。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56/70375.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