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乞丐变富豪,巨额捐款惊呆村民!

斜阳古泊
老人退休回乡,乐善好施,常接济乞丐,却引起村民不满。多年后,老人病重被接走,村里乞丐随之减少。数年后,危房重建时,一位自称根的乞丐捐款30万。老人得知,此人正是当年被他训诫而改过自新的乞丐。企业家坦言,老人的话点醒了他,让他从乞丐生涯转变为成功人士。

老人原先在城里当过民政科的科长,退休后,执意回到家乡养老。

也许是常年的工作缘故,老人的脾气很好,见人乐呵呵的,没一点儿架子,对人也古道热肠,乡亲们有什么红白喜事,也送上些礼金,乡人们说老人待人真好。

但村民们马上发现,老人这脾气也有坏处。因为,老人对乞丐也好,凡有乞丐,他都以钱物相赠,结果到村里的乞丐越来越多,他们都是冲着老人去的,而且许多乞丐都是熟面孔,村人为此不胜其烦,暗地怪老人太迂腐了。

有人对老人说,他们都是骗钱的,你怎么不知道?老人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

转眼几年过去了,老人不知接济了多少乞丐。有一年,老人病倒了,病情很重,单位的领导听说后,派人把老人接城里治病去了,病好后他的子女再也不同意让他回农村了。这之后,到村里来的乞丐才慢慢减少,大家都觉得清静多了。

过了几年,村里小学校舍被确定为危房,需要重建。村人纷纷集资,但资金还差一大截。正在犯难的时候,有一天,村里开来了一辆小车,开车的是位中年人,他找到村委会,拿出一个纸袋,说是捐款,然后匆匆地走了。

村长把纸袋拆开来一看,吓了一跳,里面有一大叠钱,一数足有30万,纸袋里还有一封信,封面写着一行字,让村委会交给老人。

这事实在奇怪,村长当即赶往城里,把信交给老人,老人拆开一看,上面写着简单的几个字:谢谢您老人当年的资助,这些钱算我的补偿。落款一个“根”字。

老人不知所以,想了许久,突然间想起,这个人就是当年屡次来的一名乞丐。

一个乞丐有车还捐那么多钱,村中人大哗,有人说这钱来得干净吗?有人把这事报告了公共安全专家局,通过提供的车牌号,公共安全专家局很快查明了中年人的身份,他竟然是邻市一位名气响亮的建筑行业的企业家。

一次性捐款30万元当然也引起当地媒体的关注,有记者听说此事后,专程赶去采访,问他为什么短短几年从一无所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企业家说:“我当年是一名乞丐,曾许多次向老人乞讨,可是,有一次老人十分严肃地告诉我,我知道施舍给你只会造成你好吃懒做,但我怕错过了真的需要帮助的人。

老人的这句话让我羞愧不安,我从此告别了乞丐生涯,到了一个建筑队打小工,我就从那儿开始,跨出了我成功的第一步……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赞扬了一个退休科长乐于助人的品质,但也揭示了过于泛滥的“施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故事中的老人心地善良,对乞丐也慷慨解囊,但他的行为却让村里的乞丐越来越多,甚至形成了专门依靠他施舍的群体,给乡亲们带来了困扰。尽管老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解释,但他的善良并未得到村民的理解和认同。然而,故事的高潮在于那位曾经是乞丐的捐赠者。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企业家,并选择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人。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也传递了“自助者天助”的价值观。那位企业家的成功经历,正是因为老人的严格教诲让他懂得了自立自强的意义。总的来说,这个故事通过对比和转折,深刻地揭示了善良与自立之间的关系,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56/70413.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