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荒废好心资助的新房,污秽堆积如垃圾场

ccw999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名因“懒”致贫的农村贫困户。他四五十岁,不干活,被父母宠坏,导致生活技能缺失,一直打光棍。父母去世后,他依然懒惰,食物发霉也不愿处理,生活如流浪汉。政府扶贫时为他建了新房,但他仍将房屋搞得脏乱不堪,不愿改善生活。扶贫人员无奈离开,留下他继续在贫困和懒惰中挣扎。

农村贫困户有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缺乏劳动力致贫等许多种,第一个想说的,是因“懒”致贫。

这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光棍。见到他时,他穿的跟桥洞下的流浪汉没有差别,又黑又臭,脖子上的老泥有一寸厚,一口可能一辈子都没刷过的大黄牙。

据村干部说,这是一个一辈子都没干过活的男人。家中独子,父母宠的跟什么似的,生在农村,却有一对视他如珍宝的父母。从来不要他干任何活,家中农活父母干,料理家务父母来,他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活着,当他父母的宝贝儿。

年纪一天天变大,四肢不勤,一事无成,谁会嫁给这样的人呢,即使是文化不高的村妇,想要的也是个踏实肯干的男人,谁会要他这样一个四肢健全的“废物”呢,所以一直打着光棍。父母在一天天变老,最后相继死去,不知道他们去世时可曾有过一丁点儿后悔,这颗精心维护的“香火”,应该也就是他家血脉断承的终点了。

父母去世后,他的生活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依然住着破旧的土坯房,只不过再没有干净衣服换,准备好的食物吃,他一个四肢健全的男人就像流浪汉一样过着风餐露宿的日子。懒到什么地步呢,村里好心送来的米面肉,他把米放到发霉,把肉挂在梁上长毛都不愿意自己做来吃。

扶贫工作开展以后,政府为解决土坯房危房问题出资给他建了一层两室的砖房,不大却齐整,一个厨房砌好了灶,一个单人间宽敞透亮。

可我们去的时候,屋前屋后遍是成堆的垃圾,厨房是黑色的,目光所及任何一处都是垃圾桶边缘会有的那种黑色油垢,灶台是黑色的,比猪食槽还肮脏,锅碗瓢盆扔的桌上到处都是,都是黑色,不是灰尘的灰,而是臭水沟里烂泥一样的黑。房间里到处扔着好心人送来的旧衣服,无论衣服本来是什么颜色,在这里,就只有黑色,和黑色的被褥和枕头在一块儿。

他很不情愿的跟我们说了两句话,随后,我们离开了。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因懒惰而致贫的农村贫困户案例,引发了对贫困根源的深思。主人公一生依赖父母,不务正业,最终成为村里的“废物”,父母去世后生活更加困顿。扶贫政策给予他帮助,却未能改变他的生活态度。故事反映了部分贫困人口并非因客观原因致贫,而是自身缺乏动力和责任感。扶贫工作需关注贫困人口的心理和思想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同时,社会应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帮助贫困人口走出懒惰的阴影,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57/70545.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