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拾金遇溺鬼,诚信善举变富翁

紫金沧波
晚清时期,江苏人贾某在端午前于上海收账后遗失装有千余两银洋的皮囊,被老板误认为私吞而严责。浦东人义某在茶楼拾得皮囊,虽生活窘迫仍选择归还失主,最终使贾某免于自杀。贾某感激,邀义某饮酒,义某却告知自己搭的船遇险沉没,救了贾某一命。贾某的老板得知后聘用义某,并招其为婿,最终义某凭借诚信成为富商。故事印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恶之念决定命运。

晚清遗老徐珂(1869年~1928年)根据清代掌故遗闻汇编了《清稗类钞》,其中记载了光绪年间的一个传奇,命中是溺死鬼却成了大富翁。

话说一位江苏人,未知名,权当姓贾,在上海租界某洋货商行工作。一年端午节的前几天,老板派他带着小皮囊去南市收款。贾先生从早上到中午,任务完成的还算顺利,共收得欠款银洋一千八百余元。

贾走了一上午,说了一上午,又饥又渴,想赶快回去交差后好好休息休息,于是就在一个名叫“十六铺”的茶楼喝了点茶,歇歇脚,又急忙赶路。

回到商行交差时,才发现小皮囊不见了,顿时如雷轰顶、汗流如注、头脑混乱,越急越说不清钱是怎么丢的,丢在哪里。

老板看他神色慌张、张口结舌,断定他私吞了这笔巨款。于是厉声斥责他辜负了东家的信任,并说如不立刻归还,就送他见官。

一千八百余元银洋在当时要仔细花,够一个人用一辈子的。就是把贾先生卖了也赔不起,于是他哭的惊天动地、死去活来。

话说两头,另一位浦东人,历史未记载其名,权当姓义,也在租界从商,大约运气不好,忙活半天挣不到半个大子儿,于是结束生意,买好那天的船票准备渡过黄浦江回乡。

贾先生刚匆匆离开“十六铺”茶楼,义先生就到了,离上船时间还早,他要了一壶茶,边慢慢饮着茶,边焦虑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正在这时,他突然发现身边的椅子上有一个小皮囊,提起来沉甸甸的,打开一看,他眼珠子差点没惊的掉出来:竟然是大把大把的银元!

这真是天上掉馅饼,不但后半生衣食不愁,而且还能衣锦还乡。义先生惊喜交加,烦云一扫而光。

但他转念又一想:不行,这钱我不能要!如此巨款,如果我取走了,自然后半生温饱有余。但如果别人因为遗失这些钱而丧失名誉、失去性命,我的罪过可就太大了!

那个年代,人人知道“不义之财不可取”的道理,但见钱眼开的事情并没有断绝。义先生心想:既然今天让我拾到了这些钱财,那就是我应该尽到职责、物归原主。

到了正午,吃饭之时,茶楼的客人稀稀落落的,来来回回也不过才八九个人。义先生仔细打量着茶楼客人的神色,没有一个象丢钱的。此时饥肠辘辘,茶也喝到品不出味道了,但还是没等到失主。

黄昏之时,夕照横江,到掌灯的时候了,楼中茶客聊完喝完都回家去了,唯有义先生寸步不离茶座,两眼不错位的盯着往来的人群……。

突然,他看到一个人面色惨白、锒锒跄跄的朝这里奔来,后面还跟着两个人。一进茶楼,那人就奔这个茶桌而来“就是这里,我当时就是坐在这里的!”,三个人桌上地上的一通乱找。

义先生观察他们真的是失主,笑着对那位失望的先生说:“你们掉了钱囊吗?”

贾先生不可置信的盯着他一个劲的点头。

“我等你们很久了”,义先生随即拿出那个小皮囊给他们看。

贾先生感激的差点没跪下,说:“您是我的救命大恩人哪,没有您,我今晚就要上吊了!”

原来,丢掉小皮囊后,贾先生想在所经之路沿途找一遍,虽然能找回的希望渺茫,但也只有这一条路了。可是主人怕他潜逃,不准他出门,他费了很多唇舌,主人才叫两人陪同出来寻找,告诉务必把他带回来。

二人互报姓名后,义先生让他当面点清,结果分毫不差。贾先生要以五分之一酬谢,义先生坚决拒之;又改为十分之一,义先生还是坚决拒之;再改为百分之一,义先生严词拒绝。

贾先生不知如何酬谢才好,于是说:“那我请您喝酒,好吗?”义先生仍然坚决推辞。

最后,贾先生说:“明天早晨小弟在某某酒楼略备小菜,恭请仁兄大驾光临,不见不散。”说罢掉头就走。

第二天早晨,义先生居然来了。贾先生正要敬酒道谢,义先生却抢先道谢说:“多亏您昨天丢了银洋,让我捡回一条命!我昨天原定在午后一点搭船渡过黄浦江,回去得知那条船行驶一半时遇到急浪翻船了,船中23人全都淹死!”

酒楼吃饭的客人们听了都啧啧称奇,纷纷举杯向他两人道贺,说义先生一桩善举挽救了两条人命。

故事到此还没结束。贾先生三人回去后,把事情一说,老板说,“见钱不眼开,这么好的人万里难寻哪!”非要见见义先生不可。

结果两人一见面非常投缘,再经过一番长谈后,老板全力挽留义先生不要回乡,并高薪聘用他主管账簿。几个月后东家就招义先生当了上门女婿。再以后干脆把生意全交给他打理。

生活艰难的义先生拾金不昧的诚信故事很快传开了,商家客人都纷纷主动找上门来与他做生意,他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义先生竟拥资数十万,成为当地的大富翁。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义先生从溺死鬼到大富翁的故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损人根本不利己,关键时刻的善恶一念,人就决定了自己的未来命运。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晚清上海为背景,通过一个关于拾金不昧的传奇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命运的转折。故事中的义先生,面对巨款的诱惑,坚守诚信,最终不仅寻回失主,还因此避免了更大的灾难,并获得了老板的赏识和财富的积累。这不仅体现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古训,也揭示了善恶一念对个人命运的深远影响。故事虽然带有传奇色彩,但其所传递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深思和传颂。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56/70418.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