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南宫认庵,自幼随着做官的父亲南宫琥去了广东。
南宫琥很清廉,所以他家境很贫困没啥积蓄。他的母亲先去世,没多久父亲南宫琥也跟着去了。因为库银亏空的问题,他可能要牵连坐牢,想到一直听说自己的叔叔南宫璧在江苏一带做幕府(师爷),就打算过去投靠他。
偷偷的将双亲的遗骸焚化,用竹笼装好,背在背上徒步逃离了广东。
风餐露宿,流离颠沛的走了一年,才来到了苏州,而叔叔又找不到。这一年苏州正好歉收,他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把身上剩余的钱全部拿出来,只买到半亩地皮,埋葬了双亲的骨灰,并树立了墓碑。还在旁边修了个茅草屋,住在旁边守孝。
因为身无分文,他只好去当了乞丐,整日蓬头垢面的去街上讨饭。好不容易讨来点残羹剩饭,还不忘先祭奠父母。那时,他仅十五岁,人孝顺又聪明,人虽然削瘦却不憔悴。碰巧听到当地的小孩唱山歌,就想到跟着学了学,然后就去帮大户人家办喜事时吹箫,这才免于冻饿。
今天在这个村子,明天在那个镇上,就这么一晃眼过去了三年。
某天,他在一座古寺的门口闲坐,对着太阳抓棉袄里的虱子,正好看到一个美人在对面的小楼上往下看。一会儿,一个年轻的小丫鬟,估计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从小楼走出来,反手关上门向西边走。
走了没多久,忽然在茅草丛里蹲下来,片刻,整理好衣服走去了。估计是在路边方便吧。没走几步,腰上似乎有什么东西掉在地上了,软软的没有声音。
南宫赶紧叫她,可惜她没听到。于是南宫就穿好衣服走过去看,是一个锦缎包袱。打开一看,里头有金钗、玉环以及其他一些零碎的珠宝,还有一封书信,折叠成菱形。信上写着:
“十郎哥哥:妹妹我长得不美,却荣幸的被许配给你,真是亲上加亲(姑表亲戚通婚)、幸福中的幸福。牵牛、织女星隔着银河相望,孔雀双双结伴南飞。海誓山盟,情比金坚,妹妹我很庆幸嫁给梁鸿这样的君子;沧海桑田,十郎哥哥却忽然变得像司马相如那样贫困了。”
然后鲍宣的妻子能够和丈夫同甘共苦,阮籍的太太又哪里嫌弃过他的贫困呢?幸好您晨昏苦读,估计很快就能飞黄腾达了。看着自己的青春还没有老去,只企盼您早日中举,脱下白袷(代指平民的衣服)换上官服,风风光光的来迎娶我。可哪里知道世事无常,那根红线也有断的危险。每晚听到外面狐狸的鸣叫,像是在埋怨当年你我的媒人,(我父亲)似乎想再找媒人,把我嫁给另外的人家。我的心像磐石一样坚定不移,但也得随时提防着媒婆巧舌如簧的话语。
如果要我弹瑟(乐器之一),我肯定会弹《黄鹄》曲;想写信给你吧,又苦于没有青鸟代为传信。我的女婢小娟,虽然名分上是主仆,实际上却是心腹。现在这事是燃眉之急了,情况比刺要扎入眼睛还危急。所以我像是派出一只鹳鸟,当面呈上书信。这里头包含着我含泪的话,伤痛断肠的心声,希望能像苏娘一样写就回文诗。另外,再加上我的金手镯、玉簪子,还有100颗珍珠,算是略为替你缓解一下贫困。纸短话长,不再多说,只求带信的人再替我当面说上几句;现在我还不敢死去,但也是锅灶下的柴火没多少时间了,所以说话辞不达意。只能说凭借我对你的一片痴情,希望换来你的恋爱。
————某年某月某日,秦家小妹贞璞上。
————恭敬的再拜(裣衽为古代妇女行礼,即略微拉起衣服的下摆)
南宫匆匆看过一遍,真是吃了一惊。心想:“好危险啊!原先看中的东床佳婿落魄,富家子又来逼婚,女孩子情不自禁写信,拿自己的积蓄帮助心上人,这如果是被他人捡去,则这个婢子肯定是没命了,而这一对牛郎织女,也就没有再会的机会,连鹊桥相会的机会都没有。”
于是就坐在原地等着。一会儿,那个婢女回来,面如死灰,在草丛间慌乱的找着,没有找到,于是仰天长叹说:“我死不足惜,可辜负了主人的托付,怎么办呀!”
南宫就笑着说:“小女子丢了什么东西啊,值得你要寻死?”
婢子一听,肯定话有所指啊,就哀求他说:“好先生,你看到了那个东西吗?”
南宫就说:“如果你能明白告诉我,也许能完璧归赵。”
婢子答道:“我秦家的婢女娟奴,每天伴着我家小姐。老爷看到女婿家落魄了,打算把小姐改许给别人,小姐日夜啼哭。我很同情她,她就请我带去她的积蓄和珠宝,大概值500两银子吧,用绢缎包裹好,再附上她的亲笔信,让我带给她的好郎君。还让我叮嘱她的郎君,好好努力读书,早日回乡迎娶她。现在东西丢了,这个秘密估计也保守不住,我怎能不悲伤呢!”说完大哭。
南宫就说:“那你现在怎么办呢?”
婢子回答:“我就去死!”
南宫从怀里拿出抱过来给她看,“是不是这个?”
婢女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磕头,南宫把她扶起来,把包裹还给她,安慰她。
婢子说:“你是个乞丐,现在可以一夜暴富,舍得还给我吗?我又怎么报答你呢?”
南宫说:“想报答我也不难,但恐怕对我来说容易,对你很难;我很开心,你很痛苦。”
婢女说:“你先说说看。”
南宫笑着说:“我虽然年纪一把了,但还是个处男。你长得太漂亮了,能不能让我一亲芳泽呢?”
婢女顿时脸就红了,半天才说:“你等着我,我去去就来。”然后她就拿着那个装有金玉的包裹走了,南宫也就从东城离开了。
三天后,南宫偶然从那里经过,忽然听到有个温柔的声音招呼他“来啦!”
抬头一看,就是那天的婢女小娟。笑着给她招招手,门就打开了,南宫赶紧走了进去。里面假山、水池修得很漂亮,花木繁多,一看就是大户人家。
那个婢女小娟说:“用这个来报答您的大恩。不过只此一次,不能再来哟!”
南宫点点头,“嗯。”就伸手准备去抱她,却看见她先掏出一方粉红手绢盖在脸上。
南宫就笑了,“你这么漂亮,秀色可餐,我正想好好看看呢,高兴高兴,你怎么就盖上藏起来了呢?是平时娇羞惯了吧?”
婢女指了指头顶,“青天白日,难道不怕神明看见吗?”
南宫猛然如当头棒喝,心中那一点情魔逃得无影无踪,立即站了起来,说:“你敬畏神明,难道我就不怕吗?”拿起打狗棍和破篮子,嘴里喃喃说着“青天白日”四个字,匆忙的走了出去。
远远听到婢女在说:“你每天中午来,我把我的伙食分给你吃。”南宫闭上眼睛狂奔而去,也不管院门关上了没有。
第二天,他走在街上,遇到一个相面的大喊着:“讨饭的,过来!你整天躺在桑树下,脸上哪里来的阴纹呢?我看啊,三十六天中,你必定有非常的机遇。”
南宫笑着回答:“才怪,我每天唱个莲花落、讨饭歌,只求个不饿死就满意了,难道还像学荥阳公子啊?”
算命先生冷笑到:“年轻人,别嘴硬。如果应验了,你怎么报答我呀?”南宫信口回答:“拿一万块谢你咯。如果不灵验呢?”
算命先生毫不犹豫的回答:“你把我的眼睛抠了!”
南宫叹叹气,“我看你的眼珠子危险啦。”
果然,三十五天过去了,南宫依然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于是找到了那个算命先生:“你的眼珠子,今晚暂且还寄放在你脸上。”
算命先生也有点迷糊了,仔细又看看他,猛的一拍大腿,“呀,发啦!你脸上紫气东来,看来先要发一笔小财。”
南宫说:“好啊,我等着!”
第二天,他信步走在长街上,忽然有人牵他的衣角,大呼到:“你是月儿?”南宫的脖子上有一个月牙形的胎记,所以小名是“月儿。”
回头一看,那个人衣着光鲜,骑着高头大马,一看就是个有权有势的人,就回答到:“没错。”
那个人顿时老泪纵横,说到:“你怎么搞到这个份上?”
南宫忽然想起来,就说到:“是璧叔叔吗?”
对方点点头,“是我啊!你要不跟我回去?”
于是一起回到那个人家里,哇,大房子装修得很豪华。又叩见他的婶婶,婶婶也是很欣慰。于是南宫就从头讲起了他流落到此的经过,几次痛哭失声。
他叔叔就说:“老早就听说好像你父母去世,写信过去问,也不见回音,原来你在这里啊!我年纪大了,也颇有些财产,苦于没有子嗣,今天遇到你,就像多了一个儿子,不愁没有后人了!”
立即吩咐佣人,帮南宫安排换衣服、洗澡,于是南宫又恢复了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形象。
南宫忽然想起了那个算命先生,叔叔就安排家人送一万钱去答谢;南宫想让算命先生帮叔叔看看相,叔叔说什么也不肯。
十几天后,叔叔忽然拿一千两银子给他,说:“你既然读书中断,干脆学做生意吧。”
南宫说,我没经验啊!
叔叔笑着说:“没事,试试看,不图赚钱。”
南宫只好收拾好东西,买船,在长江下游做起了的粮食买卖,获利颇丰。
第二年,买卖归来看叔叔,却发现门户还在,可房屋的主人却变了。一问,人家说:“你去做买卖后,你叔叔也迁往其他地方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南宫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就想在江北买个房子,可以经常扫墓。船家水手等得不耐烦了,频频催促动身。这时南宫手头还剩下五百多两银子的现钱,干脆就全买了柏油作为压舱物。
过江之后,北风怒号,江面都冻上了不能行船,柏油顿时价格飞涨,获利了十倍之多。
南宫又在宅子前开了个绸缎庄,以三千两银子作为本钱,雇用了几个老成持重的人帮助管理。又过了一年,还是忘不了叔叔,一个人搭渡船渡江去看老宅子。
船到江心,狂风怒吼,浪头像山一样扑面而来,雷霆阵阵让人不寒而栗。船上十几个人,都看到云中现出很大的四个金字:“青天白日”,一笔一划都很清楚。
众人赶紧跪下念佛号,字依然还在。雷声继续轰隆隆,感觉船都要被劈开了。
有个人赶紧说到:“上天已经明白的警告恶人了,大家谁干了坏事的自己明白,别拖累别人!”
南宫深吸一口气,挺身而出,大声说到:“这是我当年的亏心事,不敢告诉别人,又怎么敢连累大家呢?”转过身,纵身一跳跳进了波涛之中。
昏昏沉沉中,抱住了一根飘着的枯木,只得听天由命,随着波涛沉浮。耳边还听得到雷声、雨声,看到像是火蛇一般的闪电四下飞舞。忽然间,天放晴了,自己就像是一点浮萍,在长江中随波逐流。
忽然,一个官船,挂着大风帆,敲锣打鼓的开过来。船上有个贵人喊道:“赶紧去救人!赏钱十贯!”随即来了一条小艇,把他救上了大船。
那个贵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叔叔!双方都吃了一惊。南宫问到:“叔叔从哪里来?”
回答说:“我搬到通州去住了,偶然去紫琅山游玩。你父母的墓庐安好,你可以放心了。你的心思,我也明白了。绢奴已经跟着秦家小姐嫁到了夫婿家去。她那个郎君果然富贵了,就回来迎娶她了。你是缘分没到,别着急啊。”
又一起回到通州的家里,婶婶安好,奴婢比在苏州时还要多。也不敢多问。
住了两天,南宫从袖子里拿出小账本,说:“这是这两年来,所赚来的银子的总账目。”
叔叔看也不看,“麻烦死了,你拿去好了。”
第二天清晨,南宫告辞,叔叔又赠送给他数百两银子。
回到苏州,寻访娟奴的下落,忽然遇到了当天那个撑船的人,大惊,“您还活着?那一船的人全给雷劈死了,船也沉了,我是抱着缆绳,水性又好,才捡了一条命。正好在这里修船呢。”
南宫就出资资助他修船,顺便去他家借助几天。
有一天靠着门板眺望,忽然看到一个美人,坐着漂亮的小车出行,后面跟着很多奴婢;又后面有一个婢女,乘着轻便的小车跟着,模样很像是娟奴。
南宫跟在后面走了三四里,来到一个尼姑庵,美人登上宝殿去拜佛,仆人婢女们就四下游玩,庵主就奉茶照应。
婢女信步走开,忽然看见了南宫,眼中顿时泪光泛起,低声说了一句:“青天白日。”
南宫顿时崩溃了,失态的说到:“呀!是绢娘吗?”
婢女问:“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光鲜了?”
南宫就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娟奴问:“你还想念旧人吗?”
南宫点点头,“没有一刻忘记过。”
娟奴就说:“彼此有情,却不知道对方的姓名,太让人伤心了。”于是详细说了双方的姓名。
一会儿,大殿上有人叫娟奴,就和美人一起去了。
南宫怅然离开,百无聊赖,随即走到一处草丛里,看到一座大坟,石碑上写着“东浙寓公南宫讳璧玉人先生之墓”,碑文上详细记述了夫妻都是死于苏州,大概死了五年了,简单葬在这里,希望有一天侄儿南宫认庵来拜祭。
写碑文的人,是这里的书生郁访。南宫读过大惊,回忆起叔叔婶婶的面目,不知道这座坟墓的主人,怎么会同名同姓,连侄儿的名字都一样,真是没有道理,但又确实有这种事情。于是去拜访当地的文人,找到了那个郁访家,很正式的投了名帖拜访。
那个郁访哦了一声,问到:“您脖子上是不是有个月牙痕啊?”
南宫点点头。郁访说:“您叔叔还在的时候,与我父亲是莫逆之交。我父亲去世不久,您叔叔夫妻也相继仙逝。他走之前几天,一再吩咐我为他准备好后世,挑选好墓地,写好墓志铭,并说如果您回来,就作为他的儿子。不知道您从哪里知道有我,肯来拜访我呢?”
南宫说是看到了墓碑才找来的。郁访点点头,“我总算没有辜负他老人家的嘱托啊!”
南宫皱了皱眉头,还是把两次遇到叔叔的事情告诉了他。
郁访说:“您叔叔一生操练吐纳之术,死也许就是尸解而已。如你所言,他大概是真的成仙了吧?”
南宫于是派人去南通找叔叔问清楚,哪里找得到人。于是把父母的两座骨灰冢迁出来,挨着叔叔婶婶的坟墓重新隆重下葬。两座坟墓就像是两个山峰相对。南宫又在周围种上松柏,亲自写了祭文,刻在石头上记述这件事情。
郁访看了祭文,非常高兴,说:“写得很好呀!你还能考科技求功名,干嘛自暴自弃呢?”
原来这个郁访是以前中过状元的高人。于是就把他留下来,教他读书。
当年秋试,南宫中举,郁访摆酒为他庆贺。那天,锣鼓喧天,欢声笑语,饮酒作乐,好不快活。
郁访就说:“你富贵了,正好英年二十一,还打算当驸马呀?”
南宫回答:“很早以前,我和别人订过盟誓,痴心等着吧。”
郁访说:“我帮你找了个佳人,就算是暂且替你当县令夫人,如何?”话说完,就有婢女扶着一个美人过来,和他拜堂。
南宫不知所措,稀里糊涂的就拜堂成亲了。两行花烛照亮,送入洞房,郁访亲自帮他们关好房门,临走说了一句话:“今晚你好好报恩吧,别再抱怨我们夫妻害死你啦!”
夜深人静,南宫掀开盖头的一角,瞟了一眼新娘,哇,真漂亮,脸好身材也好,和娟奴很像。于是低声的说到:“青天白日。”
新人浅浅一笑,“闷葫芦打破啦。”
南宫大喜,这才知道那天尼姑庵里的美人就是郁访的妻子,也就是当年那个写信的人。郁访富贵了,他们已经结婚两年啦,非常恩爱。绢奴重新遇到了南宫,就告诉了她的主人(就是当年写信的那个贞璞),她的主人就告诉了丈夫郁访。而南宫考中了加试,全因为郁访四下活动呀。之所以当时还不给他娟奴,是怕耽误他读书啊。
片刻,两个人直赴巫山云雨,才发现娟奴还是处女。次日,拜谢郁访,这才彼此说破了关节。
郁访说:“你拾金不昧,我当然也留着完璧等这你来取咯。”从此两家人来往密切,亲如兄弟。
不久,南宫按惯例参加选拔,被派做扬州司马,带娟娘赴任去了。他也从不忌讳自己的出身,常常对阁僚说:“没想到中皇榜的,也有乞丐啊!”
懊侬氏评判到:当年有个富翁,说过“你看我像是捡别人的钱的人吗?”然而高人拾金不昧很容易,乞丐能这样就很不容易了。至于美色当前,能够悬崖勒马,这种功夫就更加难得了。南宫认庵,真是伟丈夫啊!也难怪苍天给他这么丰厚的报答了。
我愿普天下的男儿,无论富贵贫贱,人人都该写个“青天白日”作为座右铭。